在写过“我的恻隐之心”之后,(就是对干重活、累活的人所生的恻隐之心),一直还是模模糊糊的,不太清晰的感觉。
最近又面对被忽视、被轻视的功课,别人履行我们之间的合约敷衍了事,根本就不重视我,质量也不保证,承诺的也不兑现。我看到一个信念,“我是卑贱的”,卑微、下贱,在这个信念之下,我总是遇到被欺负、被欺骗、被别人占便宜的事情。但是别人对我好的时候我又会躲的远远的,受用不起,浑身不舒服,就是怎么样都不行。太好也不行,太坏也不行。总是不舒服的。是啊,我是卑贱的,人微言轻,到哪都是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
自我轻贱的人又特别容易攀高踩低,欺软怕硬。见到领导一味讨好,心存小心,见到比自己低的人又打心眼里瞧不起,即使表面上装得有修养,和颜悦色的,也是掩饰了内心的轻视看不起。就像电视剧[甄嬛传]里的一些娘娘(比如妙音娘子余答应),对皇帝极尽谄媚,得势时看不起一圈人,失势时冲自己的奴才是随意发泄、恶毒打骂,不能以平等心待人。越是不得志对身边的人越是狠毒,仿佛成了一个死循环。我们在家里对孩子随意的发脾气是不是像极了这位娘娘,一个玻璃心的成人欺负一个弱势的人呢?
而此剧里面另一个悲剧角色安陵容(网友俗称安小鸟)又何尝不是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卑贱在心里呢,所以这种人别人对她再好也不能抵消她的猜疑、自卑、受伤、嫉妒…那句“以前都是她们在上我在下,如今终于是我在上,我赏些好的东西给她们了”,真是道尽了骨子里的自卑。曾经我也觉察到自己是不感恩的,别人帮助自己是应该,不帮就成仇人了;别人对自己做十件好事,一件事没有满足自己,就会永远记住那一件事,从此和朋友一刀两断。虽然没有像安小鸟那样去报复朋友,但是却是走向分裂,甚至是老死不相往来。
[甄嬛传]里华妃有一句名言,“贱人就是矫情”,哈哈,大概是说别人怎样对我都是没用的,我也不知道怎样对别人。有这种信念还特别容易陷入受害者心理,“总有刁民想害朕”。
所以学会尊重自己才能尊重他人,一个不能尊重自己的人只会讨好别人。在课堂上讨好老师,看不起那些后进的同学。在单位讨好领导,不重视自己的手下。
不敢讲自己的想法,害怕冲突,不敢彰显自己,活的太憋屈了,压抑了太多情绪,就很容易冲着比自己弱的人群发泄。比如有一次我冲一个护士发火,但是我却不敢冲医生发火,只能在他的照片上狠狠地打个大大的叉叉!!
看见自己,尊重自己,重视自己,活出自己,不做一个可怜虫,也不去欺负可怜的人。
真正尊重自己的人没有很强的自尊心,因为他不需要从别人那里要尊重。
由此可见,我以前的所谓“恻隐之心”其实也是假的,内心是瞧不起的对方的,因为我瞧不起自己,看不上自己,对自己是冷漠的,所以和世界的关系都是和自己的关系。对自己没有慈悲心的人,对别人是不可能升起慈悲心的,就像鳄鱼的眼泪,都是骗别人和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