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开头讲述了美国和印度的老年生活差异。在美国,老人和病弱者一般独自生活,或者被丢给了看护疗养机构里那一件件冷冰冰的设备,陪伴他们生命最后时光最多的往往是医生护士,而不是他们的亲人。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印度,年长者往往维持着一家之长的权威,在家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他们同子女一同生活,生活中不缺帮手,充分的照顾使得他们可以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有家人养老和送终。
虽然印度这种传统的老年生活方式让人向往,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格局无声无息地发生着巨变。如今,高龄已不再是稀缺资源,老年人也不再是知识和智慧的化身。年青人不再像以往一样依附家族长辈,而是选择逃离家庭期望的缚束,走自己喜欢的路。历史的发展轨迹清楚地显明:一旦人们拥有告别传统生活方式的足够资源和机会,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地拥抱新生活。所以虽然传统的老年生活方式让人向往,但在当今社会,这种期许却变得原来越难以维持或实现。
父母与成年子女的彼此分离并不是一无是处,它给了各自更多的自由,缓和了代际之间的权力角逐,但同时确实也带来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当老年人独立、自助的生活无法继续维持时,该怎么办?
医学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命轨迹,现代人的生命比以往更长久、身体更健康。如果生命是一次滑雪,那么衰弱的老年人常常被当做已然滑至“山脚下”的人,除非他有着明确且可以修复的问题,否则往往不会被施以援手。事实上,接诊耳背、视力差甚至记忆力有所缺损的老年病人并不是件轻松的差事,尤其是他们还可能患有多年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关节炎等慢性疾病,有着错综复杂的就诊经历和千奇百怪的不适症状。但是,老年病学领域所提供的专业技术支持对老年人来说太重要了!
我常常听长辈们讲:“老人在去世之前,常常会经历一次摔倒(以及之后的卧床)”。确实,我身边就有数位老人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爷爷生前感慨哀叹最多的,也是他那自觉日益乏力的双脚,并最终没能逃脱这种“老年宿命”。数据显示,每年约有35万美国人因为跌倒导致髋关节骨折。其中40%的人最终进了疗养院,20%的人再也不能行走。随着身体器官的逐渐老化,老人面临的最严峻威胁不是肺结核也不是背部疼痛,而是跌倒。导致跌倒的三个最主要危险因素是:平衡力差、服用超过4种处方药和肌肉乏力。没有这些危险因素的老年人一年有12%的机会跌倒,而三个危险因素都有的老年人跌倒的概率则几乎是100%。对于老年人而言,他们面临的最大威胁在于难以维持独立自助的生活状态,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他们的双脚是否依然灵活和有力。对他们而言,医生的工作应该是维持病人的生命质量,即尽可能免除疾病的困扰,以及维持足够的活力和能力去积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