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中就来到衡山山脚,那就背着背包上山吧,先入了眼前的南岳大庙后门。南岳大庙主要供奉南岳大帝,秦汉就有庙宇,隋唐建成南岳大庙,直至今日,香火旺盛。门口就有熙攘人群,香火如此旺盛并不多见。
入口左右有殿为辖神殿、注生殿,第一次见这两种殿,其中注生殿门前对联特别喜欢,只记得一句“生命寿天皆由自造不由天”。大殿非常奢华富丽,殿顶不仅有雕刻,还有人物雕像,后门门洞两侧也是浮雕刻龙穿石祥云,廊上是一幅幅彩绘,门柱大都写某地某盆捐赠,真的是我见过装饰最多,豪华的寺庙。中心轴的大殿及辖神殿,注生殿都是朝拜的人非常多。后在祝融峰碰到上山的姑娘,每年来上香一次,这里是特别灵验的,而且现在并不是人最多的时候。通过她的描述,我才明白为什么我会看到衡山进香的攻略,为什么有专门从事指导进香的人。我也明白了,南岳大庙在一旁告知如何进门拜神的人是专业从事。通过当地人对衡山的信任,全权受托神灵,我明白衡山作为祭祀神山,简介中的众多信徒远道而来是真实盛况。祝福来自信任,天本有灵,众神降福。
衡山进香主要是山脚的南岳大庙,祝融峰的祝融庙。一般是从山下到山上,代表步步高。
从山脚做大巴到了半山亭,随后进入爬山状态,还好体力已经锻炼出来,除了背包越来越显重,肩部肌肉劳累,腿部略有劳累感,需要休息时间也短好多。这一方面还是很开心的。历时近三个小时终于到了住宿地上封寺。
幸运的是到了刚好开饭,享受了佛祖款待的斋饭,有六个菜,实在是开心。期间邻座的阿姨告诉我吃不掉可以倒掉,虽然是好心,但我觉得还是要遵守寺院规定,毕竟师父一开始就再三说要吃多少就说明,不要浪费,佛家真的很心疼浪费粮食。我想起雨花斋吃饭的日子,免费的素斋代表心意,我想认真接受。吃干净,倒水涮涮喝掉,虽然是雨花斋的习惯,但我想起姥爷吃饭也是如此,从小就要求一粒都不能剩,但他并没有要求我涮碗喝。此后,在雨花斋我欣然接受了这个习惯。
饭后寺院住宿,是五十一晚的床铺,入住的人很多。随后,我想着溜达一下,发现师傅们已经在做事情了,也许是诵经,也许是法事,也许是祈福。大概持续了两个小时,唱念不停,突然觉得师父们都挺辛苦的,至少没有我们想象的吃斋念佛随遇而安,他们有些明确的功课,清规。那个年年进香的告诉我,半夜寺庙不关。我想这大概就是佛家的态度吧,本是渡人,大门常开,有缘即来,积极的面对红尘中的众生,随众生方便开放住宿,斋饭,随性的佛与众生的关系。他们不仅正常的功课,法事,并不清退来客,来客可随意拜神,随意观看他们的活动。是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们不需要我们做什么事情,对于他们是否我们就像尘埃一样,浮在空中,只不过刚巧今日在上封寺。是否我们都是迷途的人,他们静静的看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却无力反复的执念,能做的就是打扫下庭院,随时让我们坐下,听听梵音,看看佛像,有一霎那的菩提。
人是形形色色,道有千种万种,每个人秉性心念千差万别,都有自己的方式,生活着,挣扎着,努力着,追求着。每个出家人心中的佛性不同,进行的修行也各不相同,度化他人的方式也不同,千千万万的道理对应千千万万的疑惑,自然有千法万理的和尚对应形形色色的众生。以此类推,寺院亦然,各寺院的有自己对待自己、众生的态度。即便如此,我仍觉得上封寺的态度更普渡。多处寺院均有这类模式,我觉得这是寺院的未来模式。在寺院均有政府支持,景点扶持下,实在是需要一种更亲民的方式发展。
最后说下看天空,曾经山顶高峰多用于社台观星象。在祝融峰看月亮在云层间移动,因云层缝隙在月光下有了柔亮的云边,又形成了各种变化的图案。大概我想象力不弱,看到了佩尼小猪,龙,金鸡,巨眼等等。真是有意思。
在清净的寺庙睡觉,有个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