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导读
这部分讲到梭罗与他哈佛的校友爱默生、他与他弟弟的关系,弟弟约翰的去世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最后到他作品的问世。
瓦尔登湖诞生于他离群所居的日子。他很少有怀才不遇的负面情绪,乐此不疲,精益求精,7年间七易其稿。
他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在他之前美国的所有文学作品与英国文学并无二致,而且瓦尔登湖具备此前所有的特征,呈现出独特的美国风格。
他开了历史先河,在瓦尔登湖问世以前,自然只是充当故事背景,很少直接成为叙述对象;此外是他的个人主义思想,最鲜明的美国风格。
个人主义最初是个贬义词,含义与利己主义差不多,指的是自私贪婪的人性的阴暗面。但后来转化为一种相对于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概念。政治哲学或社会哲学上个人主义主张平等和自由是人人皆有的自然权力。个人价值至高无上,超越了传统宗教和政治。作为个人主义的先驱和坚定的废奴主义者,梭罗在书中多次表达他对黑奴制的厌恶,拥护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
梭罗多次流露出轻物质重精神的倾向。比如他说,绝大多数奢侈品以及所谓的生活舒适,非但是多余的,而且会妨碍人类的提升。最聪明的人往往过着比穷人还要简单、俭朴的生活,无论在中国、印度、波斯还是希腊古代哲学们都是身外财物比谁都少、内心财富比谁都多的人。
但单纯的反对追求物质条件的改善,并不是梭罗的主张,他反对的是那种把改善物质条件当成人生最高且唯一目标的做法。
在梭罗看来,人们应该追求的是人性的提升,客观环境的进步只能是服务于这个目标的手段。他敏锐的觉察到,生活的困顿,通常不是物质的匮乏造成的,而是源自人们不知餍足的欲望。
他湖畔独居生活是亲力亲为的实验,证明其实不需要很多钱,不需要住豪华邸宅,穿昂贵服装或吃丰盛大餐,也能够好好活着,并且能够快快乐乐的活着。
他也不认为自己的那段生活是最值得效仿的榜样,那和他的信念是背道而驰的。他说,我希望这世上有尽可能多的与众不同的人,我期盼每个人都能非常清醒的去发现和追求他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模仿他的父亲母亲或邻居。每个人都能够清醒地活着,追随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去成为与众不同的、独立自主的人,是这个伟大的个人主义先行者的理想。
在梭罗看来,如果人们任由传统宗教政府或他人等外在因素摆布,那就和梦游者没有什么区别。唯有清醒才是真正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