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我的母亲今年已经60多岁。
在去年之前,我还是对母亲埋怨多于理解的人。去年经过一系列的事情后,我开始打破以前对母亲的固有印象,开始真正去去看母亲。
去年夏天,上NLP一个阶段之后,我回到了老家,开始翻箱倒柜,想去了解自己的过往。于是我收拾自己幼年时的书信,去了解自己的童年。
我去年的时候对童年的印象还是很割裂的,简单说来就是不认同自己的童年。如果我做排列,绝对是现在的我抛弃了儿童时期的我。因为童年带给我的感觉太复杂,复杂到就算成长了一年,面对很多老家的情形还是很难受。
其中去年我回老家,在老家待了一星期的期间,我看到了爸爸年轻时候的一些物品,才开始脱离爸爸这个角色去看他这个人,才意识到他不只是我爸爸,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男人。我从未想过他有感情,有爱恨情仇,更有青春,有童年。
然后有一天下雨,我站在门口看院子。看着水滴从天而降,闻着空气中的雨味,听着水滴落下的声音。忽然脑中浮现一个我妈倚在门框看雨的场景,我当时的姿势位置几乎和妈妈一模一样。站在那个位置感受了许久,心中不禁好奇我妈妈眼睛里看到的雨景是什么样的,同时脑中飘过一句话,能发现水滴石穿的肯定是个诗人。我不禁笑了,那我妈妈当年应该也是个诗人呢。
其实除了我问我爸爸他们年轻时候的事儿,我爸告诉我我妈年轻时候梳个乌黑油亮的大辫子,爱种花之外,我对年轻时候的妈妈并没有什么印象。一来我妈生我时已经三十多岁了,二来我选择性忘记了很多童年的事情。
我很多时候对妈妈的记忆是不好的。
这两天看到梁晓声的一段关于中国母亲的话,我深有同感。
我妈妈不爱看书,爱看电视。
我小时候爱看书,简直如痴如醉。可我妈不让我看,原因是没用。
所以我对小时候看书的感觉就是看书是不好的,我现在还记得我是怎么偷偷看书,也依然记得我听到我妈开门时紧张的感觉。
梁晓声还说很多妈妈不看书,只关心孩子吃没吃饱。
这个在现在看来可能太低级了,不过这些低级的东西里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幸福和快乐。在我印象里,小时候物资是很匮乏的,可吃东西时是非常美味和幸福的。我也有不少有关母亲美食的幸福回忆。
不过这些幸福的感觉远远比不上被母亲阻挠乐趣进入我家带来的伤害。
前几天,在群里看到一个简单的塔罗测试,我的结果是不相信生命中美好的东西。
简直不要太准,我经常会怀疑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美好。我会想,这些东西是存在的吗?
慢慢有些时候我相信了美好和幸福的存在,可更多时候,尤其见到爸妈之后我会想,这些主观上感受到的东西是真的吗?还是说只是错觉?其实世界就是这样的,一片狼藉,一地鸡毛?
这个课题可能要贯穿我的整个生命。
不过我也明显感受到了我父母的变化,我不敢说全是我的功劳,可我能说这里面有我很大的影响。这些用我的痛苦换来的成长,花费了很大精力带来的改变我当然是要承认的。
我有个朋友摩西,他曾经说过,我可能是改变我们整个家庭的关键,这么看来,我确实是我家改革的先驱。我的到来是有使命的,不管是什么,我都在探索。
这个有关母亲的文章并没想着这几天写,时不时脑子里会有有关母亲的念头飘过,可我一直没有提笔。
今儿看到了范雨素写的文章之后,觉得被她影响,要被她的一些想法给困住,而那些想法都会让我不相信美好,让我想就这样吧,算了吧。
我警惕这个想法,因此仓促提笔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