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个人结合成为一段婚姻,我们都奔着“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美好愿景而去。
现实中的婚姻,会在初始的甜蜜之后逐渐的归于平淡。两个人要为家庭的承担起不同的责任,生活逐渐的趋于理性和平淡。可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我们发现婚姻原来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我们曾经理想中的人,梦想中的婚姻,都敌不过时间,敌不过现实。
在读着《热锅上的家庭》一书,我一次次的在内心拷问着自己,跟随着家庭治疗师对大卫一家的诊断,慢慢的对照着自己的婚姻,希望能得到一些启示。
在大卫和卡罗琳的婚姻中,他们都无意识的拥有了“第三者”,可自己却全然不知。原来这里的“第三者”并不是我们眼中的第三者。在婚后,随着孩子的降临,两个人的家庭分工会出现略微的调整,为了养家糊口,丈夫的生活重心可能更偏向于工作,而妻子则偏向于孩子。当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夫妻双方都在努力维护这种关系时,这时第三者就出现了,两个人都出现了第三者,却全然不知,丈夫的第三者就是他的工作,而妻子的第三者就是他们的孩子!
在书中有个场景就是丈夫大卫在像妻子抱怨养家糊口的艰辛,妻子则向大卫控诉照顾家庭的不易。看这个场景,像极了我们自己的生活,夫妻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家庭中最辛苦的那一个,都为自己的那个“第三者”感到无能为力而又迫不得已。
当从书中得到这些启示,会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在婚姻中所扮演的角色,我能体会到卡罗琳身为家庭主妇的不易,也能体会到大卫独自一人养家的艰辛。对照我自己的婚姻,也是如此,我也有文中女主人的无助,先生可能也有男主人的痛苦,因为我们都爱上了“别人”。
在我自己全职带孩子的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的生活重心可以说都是孩子,做为一个新手妈妈,在无人帮忙与照顾之余,内心多少有些无助。当我一天在家,穿梭于孩子的吃喝拉撒和永远也做不完的家务之时,我多希望先生能在下班之后对我多一份爱和关怀,可能只是帮忙看看孩子,收拾下衣物,整理下玩具,洗个碗,或者只是一句简单的“辛苦了”的问候,抑或一个简单的拥抱,都会让我疲惫的内心得到些许的安宁与宽慰。而身为养家糊口的先生依然如此,他可能处理了一天的工作,被客户投诉、被老板奚落、被下属抱怨,为房贷发愁,为金融问题苦恼……他只想在下班后,安静一会。他更多的希望我能理解他,安慰他。我所希望他能为我做的可能也是他所希望我能为他做的一样,可我们彼此却什么都没有为彼此去做,我们发现彼此越来越难理解,彼此越来越难沟通,对方变的越来越不可理喻,本来两颗贴的很近的心,却在一点点疏远,是想靠近,却又难以靠近的一点点剥离。
当我回想这一段时光,不可否认的认为自己对先生的疏忽,我们都想让对方再靠近一点,改变一点,可我们什么都没有做。先生必须努力的工作,上有老下有小,每月的房贷,生活等压力也让他喘不过气来。我不止一次有意无意的说他只关心工作不关心我和孩子,他也不止一次的说我只关心孩子而忽略了他。我们都认为彼此的生活重心不在彼此身上,却都没有努力将彼此的重心稍微偏移一点,为对方着想。
对于家庭而言,因为责任不同,分工不同,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辛苦就忽视了对方的付出。想想看,我们有多少婚姻是败给了这样的“第三者”,有多少鸡毛蒜皮的小事横在两个人中间而过不去,婚姻以何种方式继续,完全在于两个人如何面对它。
当得知这些启示时,希望自己能对对方多一份宽容和理解,多一份爱与支持。多沟通,多交流,多表达对对方的爱与尊重。创造一些生活中的小美好和小惊喜,度一个愉快的周末,吃一顿丰盛的大餐,看一场电影等,让两个人多一点话题,多一点相处的时间。也许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就能看到彼此脸上久违的微笑。
为自己加油,希望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