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1日,我们从汉口火车站出发启程去青岛——这个以美丽著称而又不曾光顾的城市。我们是次日下午2点多钟抵达青岛的,海洋大学田教授、白博士前往接站,接着直奔海大。四点多钟,在海大法政学院学术报告厅与该院师生进行了简短交流。该院倡导环境为特色的学院,主攻环境资源法学、环境社会学与环境管理学,与我们的绿色文科、绿色学报的办刊理念非常契合,所以会谈比较融洽。晚宴在我们居住的远洋大酒店,到青岛自然喝青岛啤酒,山东人好客,酒桌上的礼节多,我估计是喝酒最多的,幸好没事。到青岛的第二天上午,在细雨中我们如约前往青岛大学,拜会侯文蕙教授。侯教授身体很好,一眼看去,根本不像古稀之人。我们落座后,就开始了轻松的聊天。 侯老师196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上世纪80年代初去美国访学,偶然中接触到了环境史,后来一发而不可收,从事环境史研究与译介近三十年。可以说是,中国环境史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我们所熟悉的《沙乡年鉴》(又译作《沙乡的沉思》)、《封闭的循环》等近十部绿色经典都是由她介绍给国内读者的。此次拜访,侯老师又送了2本自己翻译的绿色经典给我,一本是《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还有一本是《尘暴》(三联出版)。侯老师还在这两本书上签名。(未完待续)
第一次出差青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