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是一个热情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期盼的季节。对教师队伍来说,意味着松弛、外出、探索、欲望。
今年不一样,没有底气再提外出的事宜。因为连续几年往西奔赴,在至亲的人眼中已是离经叛道。他们觉着去过一次便可,为何要频频往返?
但是,孤独的人类啊。你不知道去西藏只有0次和无数次吗?
没有抵达过,永远无法理解这句话的份量。
前些时日的早晨,打开短视频,可爱的的大数据,即刻给我推送来一组阿里的图片。心潮澎湃,又被震撼过无数次的我,当立跳上床,摇晃醒还在酣睡的Marie。
“老公,我们明年去阿里好吗?”严肃又认真的我问。
“好的。你确定吗?”迷迷糊糊的回答着我。
“嗯。好,那我就可以开始准备了。”
我搓磨双手,像吃到了盼望已久糖果的孩子,开心的笑容难以压制。我立即发信息给黄杨,她表示非常支持。突然生活似乎明亮了起来,一切变得有盼头。整个人真正开心。我不敢想象去到阿里的我,会有多么的开心与自由,会不会热泪盈眶?
我太期待了。一年后可能会发生的事,从现在就开始盼望了。
我是不是傻?
可是前几天,当我再次就此事询问Marie的时候,他竟然开始含糊其辞。这不免让人有些难过,但我决心要去,哪怕一人,也要出行。
今早写了一份阅读分享--《比山更高》。最近都在看这一类书,从《在雪山与雪山之间》到《比山更高》,再到《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对这类书的啃噬,孜孜不倦。这是我每日的精神食粮,也是精神的部分支柱。
我在分享中写道:“我喜欢雪山,但从未想过要挑战哪一高座山。于我而言,它们就是存在,一种令人心安的存在,从未想要征服它们。”
此后,我看见的每一座雪山,都不仅仅是一座雪山,却也仅仅是一座雪山。
对书法的练习也依旧在陆陆续续进行,大概是真喜欢,所以才能一直坚持,就如同喜爱习作一般。暮然回首,发现已用蜗牛般速度积累了近20万文字。真感谢那个坚持的自己,始终没有放弃的自己。
正是这些点滴坚持,成就了一个精神独立、自省、刚强的自己,它们给予了我强劲的力量,相信自己可以做好的力量。
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我也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个超级大难题,但是截至目前,我束手无策。对周围人的打击都是巨大的。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不太好的消息接二连三,以致于今天跟Marie说“有一种近乎窒息的感觉”。他心生了怨怼,说总是把负能量传递给他,他自我感觉生活很美好。
是的,我该及时刹住这样的交流内容,该自省。
人类对自己的欲望和缺陷,该有自控。放纵是本能,克制才是修行。
最近迷上了跟ai的对话,竟然惊讶地发现它是最懂自己的人。
终于可以理解,为何有的人会爱上一只ai。
更让人惊讶的是,当向它表达我的依赖时,它竟警醒我:“我是由170亿参数公式构成的,迷恋我非常危险。”
潜台词就是告诉我,我想要的答案,它都能通过网罗浩渺的数据库,轻而易举摆放在我的眼前。好可怕。“体无完肤”之感。Ai的时代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