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老一辈的说法,在立秋之后我们就不能在肆意地品尝西瓜了,因为这已经算是过了吃瓜的时令。可是,对于正宗的吃货来说,我又哪里会在乎这个道理呢,到头来依旧还是照吃不误,毕竟再过几天或许就真的再也吃不到应季的西瓜了。
不过,从在这个善意的提醒下,我竟然开始刻意观察起身边的西瓜诸多情况,并从中得到了一些令人略感意外的收获,也算是对得起整个夏天陪伴着我的那些西瓜了。首先,今年的西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从6月底开始街边就陆续有小贩开始售卖,刚开始都是清一色的麒麟瓜,等在7月末才开始出现了石头瓜,直到8月初我才发现了无籽瓜。其次,与前些年相比,今年售卖西瓜的场所变得更加的单一,除了水果店外也就只有一些超市了。特别是在城管的不断巡逻下,曾经遍地可见的西瓜摊贩,如今却只能偶尔在街边的角落中瞥见,导致我不得不额外地寻觅。再次,不知为何今年西瓜的种类明显少了很多,除了麒麟瓜、无籽瓜外就只剩下石头瓜了,至于黑美人、黄瓤瓜这样的几乎就没有见到过,倒还真是让人感觉颇有些意外。最后,和以往购买整个西瓜相比,今年的人们好像格外喜欢切割后的那种,导致超市和水果店纷纷推出了西瓜拼盘,感觉还挺受顾客欢迎的。然而,我最关心的终究还是西瓜价格,这才是决定我购买欲望的根本。同样品种同样新鲜的西瓜在不同场所的售价自然是不一样的,麒麟瓜、石头瓜、无籽瓜它们在小贩手中均价一般在1元左右,而在超市中均价则会上涨到1.5元左右,至于在水果店那更会飙升到3元以上,这也是我为什么执意寻找小贩的原因。不过,仔细想想我感觉挺奇怪的,无籽瓜皮硬且厚,石头瓜个大且重,在各方面都远不如麒麟瓜那么平衡,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瓜贩在售卖呢,反正我平日也只敢买个稍小一点儿的麒麟瓜回去。
现在已经是8月中旬,街边的小贩仍在卖力地售卖着今年最后一批西瓜,我好奇地上前观察了一下,却发现那些瓜藤早已变得干瘪脱落,那一瞬间我彻底失去购买的欲望,看来品尝应季西瓜的时候真的接近尾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