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酶切位点选择与阅读框的调整

【案例】

使用双酶切的方式将一段基因序列插入pDsRed2-N1质粒中,使其能够与DsRED蛋白进行融合表达。

【1. 序列导入】

pDsRed2-N1质粒可以直接在SnapGene的序列库中找到,导入方式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这里不再赘述。从图谱中选择多克隆位点区域MCS,点击,并转到序列页面:


同时,新建DNA序列,将目的基因的序列粘贴进去,用于后续的酶切位点分析。

敲黑板!!!

【2. 酶切位点分析】

双酶切连接的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一、酶切位点需要存在于MCS中,但同时不能存在于目的基因序列中。

二、两个酶切位点之间至少要有几个碱基间隔,不能紧邻或重叠。

三、最好选择成熟的内切酶。

四、结合实验室酶库,最好保证内切酶能在同一最佳缓冲液进行反应

五、双酶切后末端不会发生自连

按照以上原则,我们先看基因中的常见酶切位点:


然后在MCS中排除这些酶切位点:


之后在剩下的酶切位点中,选择常用的即可,因为HindIII、EcoRI两个酶切位点靠的太近,没有选择这两个的组合,以免造成双酶切的效率下降。因此,最终选择的是EcoRI+KpnI的酶切组合。同时,发现EcoRI酶和KpnI酶的最佳NEB反应缓冲液不一样,查看EcoRI酶和KpnI酶的TAKARA双酶切体系,推荐使用TAKARA的M缓冲液。

【3. 调整融合表达的阅读框】

因为目的基因需要融合下游的荧光蛋白进行示踪,所以调整阅读框的通顺性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将目的基因中的终止密码子去除,然后将载体上EcoRI+KpnI之间的序列替换为去除终止密码子之后的目的基因的序列:


观察目的基因向下游表达至DsRed2中的氨基酸序列(HGL),发现与DsRed2原始序列(MAS)不同,即发生了移码,完整的阅读框遭到了破坏。因此,我们需要在目的基因下游与KpnI之间添加碱基恢复其阅读框的正确。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当添加了两个碱基之后,之前的两个不同的氨基酸序列合二为一,变为正确的序列,即目的Gene可以跟下游的DsRed2基因进行正确的融合表达了。(如果您的蛋白序列3端不是核心功能区,去掉一个碱基同样可以修复阅读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参与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可作为原料在核糖体工厂通过肽键连接形成多肽链,都有密...
    官敏慧阅读 5,829评论 0 7
  •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注意事项 在进行限制性酶切反应过程中,影响限制性酶切反应效果的因素较多,要设计酶切反应,一般均应考...
    天明豆豆阅读 9,938评论 1 8
  • PCR技术完全讲座 PCR技术概论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8...
    三豆同学阅读 2,880评论 0 14
  • 荼蘼-----夏天的最后一种花,开到荼蘼了,便没有退路,也不能继续美丽了...... ------题记 夏末的日子...
    李雪的文字部落阅读 357评论 1 1
  • 检讨 对不起宝贝,你受委屈了,看到你眼睛肿了很心疼,宝贝因为我哭了,因为她...
    一帆的猪阅读 22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