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第一天
今天下午课间,我组织同学们在下午第一节课间,在班级里开展"我来夸夸你"活动,让我想起书中所说的"接纳所有情绪"的智慧。当小邱同学对我说"我想夸一夸瑶瑶同学,有一次我的手蹭住了,她给我贴了创可贴"时,我看到的不只是善意互助的闪光,更是一个珍贵的教育场景——孩子们正在学习用包容的眼光,见证彼此完整的情绪存在。
当我跟烁烁的家长在办公室讨论孩子教育这个话题时,他妈妈跟我说"他很开心,回去告诉妈妈他受到三位老师的表扬啦!语文老师先夸了他的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肯定了他的付出,又鼓励他,并为他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这谈话何尝不是一种双向的情绪赋能?就像书中强调的,真正的幸福不是永远笑容满面,而是当我们被允许展现沮丧、困惑、失落时,仍能感受到被全然接纳的安全感。
这场特别的夸夸会里,最动人的恰恰是那些"不完美"的瞬间:小雅点赞小赵"考砸时陪我坐在操场数云朵",小殷感谢老师"在我生气后依然耐心等我冷静",若若对我说∶老师,我很感谢您,对我们这么努力的付出,我很喜欢您……今天,在"我来夸夸你"活动中,我看到了很多同学脸上洋溢的甜美笑容,真的是春天里最美的花朵一样。赞美声、笑声在教室上空上扬。
这个小活动,这些真实的生命体验,都在告诉我们——当教育不再执着于塑造永远阳光的"快乐小孩",而是教会孩子们以温柔的目光注视自己和他人的完整情绪光谱时,我们才真正赋予了下一代拥抱幸福的能力。就像春天既需要和煦阳光也需要滋养细雨,心灵的成长,正来自对每种情绪恰如其分的接纳与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