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看到一篇文章写:贫穷会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产生多大的影响?我想,不是小气,穷人不一定会小气;也不是见时少,见识的多少跟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更有关系。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楚:贫穷的问题到底在哪?
文章是这样写的:穷人嘛,就是缺钱,没错。所以呢,多和少是相对的,穷人缺钱,但他们和富人拥有的时间完全是一样的。所以,穷人就是那种钱“绝对”少,但时间相对“多”的人。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你却什么就会把什么看得特别重要;不缺什么就会把这个东西的价值看得特别轻。有一次,我(作者)在网络上推荐了一本书,有人问我有没有电子资源(没好意思说出来的话),我帮他补充了:免费的?过了几天,他又来留言说自己在各大网站、网盘、资源站找遍了,都找不到资源。这好像是说:没有免费资源的书,你推荐个屁啊!拜托,这是一本帮你提高思维能力的书,各大网站上都有卖,也就二十几块钱,而且书的内容我也一一介绍了,你既然想看,说明读这本书不会浪费你的时间。难道你找资源的时间,就不值得这二十几块钱?
穷人思维对我们的第一影响,就是喜欢用时间换钱,没有意识到时间很宝贵。确实如此,看了这一篇文章对我的感触很大。不得不承认,曾经我也有过这样的做法,因为没有钱或者舍不得花钱去用,曾经因为想找一些复习资料而花费了很多复习时间,结果往往没有什么效果。因为钱的有限,因此这样我们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从而不断地陷入死循环中,对此我感悟很深。愿意用时间换钱,这是一种“经济行为”。但当你的口袋已经走出穷困,却仍然把自己和别人的时间都看的不太值钱,说明你的脑袋依然停留在穷人思维中。
比如,超市里的杯子打折,有大、中、小三种规格,原价分别是300元、250元、200元,现价一律150元。根据售货员的经验:穷人更倾向于买大的——省钱,而有钱人更倾向于适合的尺寸——也就是纯粹为了自身需求。当然我举这个例子并不想说那个不好,因为这是因人而异的需求。我只是想说明这就是穷人思维造成的第二个影响,称为“管窥效应”,指人们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会变得更为专注,但注意力过度聚焦会导致判断力下降。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穷人思维让我们过于关注自己拥有的资源,从而忽略了另外一些更重要的东西,比如你的目标,拿前面的例子来说,当你想提高你的复习效率,听说有一个好的复习资料,然后你想在网上找到免费的资料。结果你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忘记了你的复习时间也很宝贵。
穷人思维最可怕的一点,是它会消耗我们有限的自控力。
过去有一种说法,说穷人的意志力会更强,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想想你自己的减肥经历,在你大量运动消耗了你的意志力之后,你是不是更抵挡不了冰淇淋的诱惑了?是不是总想找机会“慰劳”自己一下,从而导致前功尽弃?
其实,穷人思维才是越留越穷、最应该扔掉的“破烂”。永远记住真正的穷不是缺钱,而是待在穷人思维的循环里走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