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温武志红老师的《潜意识就是命运》,潜意识是人们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中,弗洛伊德做了形象地比喻:从无意识到意识好象从门厅到接待室。门厅和接待室之间的门口有一个守卫,他检查着各种心理冲动,对于那些不赞同的冲动,他就不允许它们进入接待室。被允许进入了接待室的冲动,就进入了前意识,一旦它们引起意识的注意,就成为意识。潜意识也分为两种“前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是意识的一部分,只不过,是被我们压抑或者隐藏起来的那部分意识,所以,潜意识能力在被发掘之前就被前意识与无意识的中间层间接和主动的否决了。
那命运是事情的预先注定的进程,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
那么两个是什么关系呢?你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外在命运,看到他的内在想象,也可以通过他的内在想象,看清楚这个人的外在命运。
01
如果在短时间内,如果一个人把一句话说了三遍以上,这句话对于此人就非常重要。
武志红老师通过他同学的故事讲起了心理学的“命运”。“我一个初中同学在感觉自己配不上初恋情人提出分手,最后通过三十多次相亲却找到了自己的丑妻。对这样的生活又很不满,总觉得是命运的安排,不断重复这就是命,他们频繁因为这个三角关系而吵架,对父母、对孩子都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这种事我见过太多,明明是当事人的内在意识做的合理选择,却因为他不清楚自己的内在意识到底是什么,所以将结果归因成外在命运。
其实,和丑妻一起,和美女相处的自卑就没有了,他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高兴了就吵,再不高兴就打,虽然家暴很不好,别人会非议他,但同时外人也会说:这人找了一个这样的老婆,真的是让人同情啊,他本来可以找更好的。”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可以说明,一个人认为的外在力量决定着的命运,其实很可能是内在想象驱动着自己所做的选择。
02
是潜意识塑造着我们的人生,并且,可能对于多数人来说,潜意识的力量都太强大,于是,我们难以认识到,潜意识的想象如何决定着自己的命运。
其实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就被改写了。
今天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意识层面的东西,因为我们都很容易地感知到,所以我们会说,这是“我”做的选择;
而潜意识层面的东西,因为我们不能够很清晰地感知到,所以我们会觉得,这不是“我”做的选择,是命运一般的外在力量推动的结果。
不过,当我们扩大了觉知范围,觉知到了潜意识的部分时,潜意识就变成为意识层面的东西了。通过这种努力,你扩大了你的觉知领域,因此可以更好地去做选择,更好地去掌控自己,你的自我因此变得更为成熟而强大。
第一,我们的外在命运,是由内在想象决定的,特别是我们潜意识层面的想象。 第二,要特别重视一个人经常说的话,当一个人在短时间内把一句话说了三遍以上,这句话就非常重要,值得好好探讨。 第三,我们做任何选择,都是为了追求好处,问题仅仅是,你是否能知道这个好处是什么。
03
每个人都有一个‘‘愿望中的自己’’,同时还有一个‘‘现实中的自己’’当这两者趋近于相等的时候,就产生了自信,而两者之间假若差距越大则就可能产生自卑。
我现在就属于这种两者差距大的趋势:“愿望中的自己”,我是一个博士,工资不低,工作能力强。孩子不错,过着有仪式感的生活。但“现实中的自己”是博士,工资一般,没有深入实际的项目,孩子不错,但生活没有仪式感。有好多遗憾在里面:两地分居,六一儿童节回来后,她爸爸竟然不给孩子准备儿童节礼物。“结婚纪念日不记得,我的生日也不记得,情人节也没过。”所有的节日都没有礼物,对于这种小资的人来说是不可忍受的“儿童节自己带孩子看电影,给孩子买礼物,买小蛋糕,我坚信有仪式感的家庭才会幸福。自己的生日自己买花,买礼物。但是像结婚纪念日和情人节就会完全觉得这样的日子要完全摆脱掉。
我心中还有个信念,那就是“如果自己能瘦下来,做什么事情都无敌了”。为了这个“愿望中的自己”,我开始了减肥生涯。看到2016年的自己,发现原来自己以前读博时候的自己有那么美好的时刻。因为自己一直活在别人的生活中,没有得到别人的肯定,自己也不会给自己肯定。‘‘愿望中的自己’’远高于‘‘现实中的自己’’,而现实中的自己总是会通过各种方式去纠正自己。二者之间的负值就是自卑。在我看来平时别人口中所谓的‘‘自恋’’,和‘‘自负’’也是一种自卑的变相表现,原因也是如此。长期得不到认可的人是极度自卑的,他们缺乏一定的成就感来支持他们心中的支撑,在获得一点小成绩之后,就想得到别人的肯定。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压抑愈积愈深,需要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