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没有在老家过端午节了,记忆中的端午还是小时候的光景。多年在外,越来越没有了节日的感觉,生活着的每天都极其的相似,已然失了节日的气氛。许是因为我的不重视吧,导致孩子们对于传统的节日也不甚了解。于是我意识到仪式感对于孩子们来说有多重要。
就如《小王子》当中的小狐狸,需要被驯服,需要让这一天与众不同。于是决定今年的端午在家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包粽子。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粽子而已,而是联系着我们彼此的情感和之后岁月里沉甸甸的回忆。
还记得小时侯最喜欢过节,每一个节日都有我们的期盼,因为节日意味着美食和假期。母亲则在端午节前几天就动手包粽子,因为担心我们姐弟几个眼馋别人家吃。
早早的,母亲从阁楼里找出一把稻草,直到把它完全烧成灰烬,等灰凉透了,便拿了桶来,桶上放一个木架子,架子上再放一个篮子,篮子底下垫上一层白布,把稻草灰全部置于白布上,浇上水,于是褐色的稻草灰水慢慢流下,成了自然的碱水。用这个碱水和糯米拌在一起,再加上老家特有的金豆和咸肉,煮出来的粽子不仅颜色金黄,口感也特别的好,带着一股自然清香,那是任何的添加剂都添加不出来的香味。在那样的年代,粽子的那个香糯可口,就是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回想起那个味道犹如是享受饕餮盛宴,或许世间所有的美食在饥饿的基础上会更加的真实和刻骨铭心。
蒜是端午这天被指定必须要求吃的,也不管我们是如何的不情愿,整头蒜即使裹着糯米的清香犹遮盖不了那厚重的,刺鼻的蒜味。相传小孩在这一天吃了蒜之后头上不会长疖子,而身体也会变得百虫不侵。遥想当年,吃蒜犹如送我上断头台呀。如今想来,蒜是杀菌之首,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也不无道理。
除了粽子和蒜,艾草亦是这一天的主角,家家户户采摘来新鲜的苦艾,插在自家的门楣上或是香案的香炉上,以作辟邪之意。更有妇人争相把之插在头发上,寄予去掉一身的晦气从而能有好运气。
母亲早早嘱咐我们,端午这一天不能打赤脚,因为端午这一天地上的虫子都出来活动了,要是打赤脚,脚板会被虫子咬出很多洞洞。儿时的我们很天真,又很好奇,对于这样的说法将信将疑。地上明明没有虫子,于是趁父母没看见,我们姐妹几个都集体脱了鞋,在地上使劲走它几个来回,紧接着又把鞋穿好。在等待、期盼、焦虑、紧张的心情中等待着奇迹,几天之后,我们的前脚掌果真就出现了如针眼大小的许多小洞洞,是不是被虫子所咬至今也没有定论,直至今日,我依然不明白为什么,这成了一个迷。
如今,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却全然没有了往日的味道。只能寻着时间的隧道,追忆往昔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