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一个重情的民族,老话说“落叶归根”,无论漂泊何处,离家多久,根总在故土。“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现在国人的普遍认知,年关又近,你那思乡的心是否又蠢蠢欲动了?或是返乡的计划已经排上了日程?今天,选几首古诗,将中国人的思乡情和亲友重逢时的感慨都展现出来,也许也写出了你的心思呢。
1
打算回家时,心情是如何的呢?下面这首诗应该能代表很多人的心声:
南海旅次 (唐 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简析:
曹松(约828——?),晚唐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天复元年(公元901年)中进士,时已年70余岁。说起曹松,了解他的人不多,不过,他有一首诗世人应该比较熟悉:“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己亥岁》),可知他是一位关心民生的文人。
回到这首诗,是作者长期滞留南海(今广东广州)时的思归之作。诗歌大意为:不要登上越王台,因为登高望远只会使内心的思乡情结更难排解。我客居鸿雁无法飞到的南海,故园的音讯何从得知?城头的角声吹去了霜华,护城河里的潮汐还荡着月影。郁结的归思就像含苞待放的百花,春天一到便不可遏制地喷薄而出。
对于现在的读者而言,也许是到了佳节,尤其是年关之时,归思的心情会如诗人所说的那样,情不能禁吧!
2
踏上了回家的路,路上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有“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激动、愉悦,也许还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忐忑不安,一但到家,还有多少人认识自己?故乡还是梦中的样子吗?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的知名度不用说了,妇孺皆知,离家十年八年后,基本就能体会这里的心情了。游子们的尴尬在于:处在异乡,自己是个外人,回到家乡,自己又成了客人,何处是吾乡?只在梦魂中罢!
自己成了故乡的“客人”,而熟知的面孔也早已经发生了改变:
夏夜宿表兄话旧
(唐 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简析:
窦叔向 (约729---约780),中唐诗人,字遗直,今陕西咸阳人。
这是一首写亲人久别重逢的诗。诗中点明:夏天的夜晚,夜合花散发着香气,夜深时分还下着小雨,兄弟二人醉后醒来,继续促膝长谈。因为距离遥远,久不通信,现在叙起来,二人各经历过很多坎坷、不幸,不胜凄凉!当年的孩子们都长大成人了,熟知的亲友们多已不在人世。而今日的匆匆一见,明天又要各奔东西,眼前似乎出现了道别时的酒亭,内心不禁涌起忧愁。
回到老家,时光流逝所带来的人事变化,每个人都会有切肤的感受吧:不惟是乡村改变了模样,邻居们也早换了面孔,熟悉的乡音告诉你回到了故乡,物非人非又告诉你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无情----梦中的故园,已经逝去,不再回来!
忽然发现太伤感了。来一首慷慨激昂的,提升一下情绪吧!
3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
(唐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简析:
岑参是盛唐时的边塞诗人,诗风雄壮,洋溢着盛唐时的豪情。这首诗歌一如他的其他作品,热情恣肆,乐观豪迈。
诗中说:
弯弯的月儿爬上了凉州城头,城头的月儿升空照着全凉州。
凉州方圆七里住着十万人家,这里的胡人半数懂得弹琵琶。
动人的琵琶曲令人肝肠欲断,只觉得风声萧萧兮长夜漫漫。
河西幕府里有我很多老朋友,老朋友分别以来已有三五春。
如今在花门楼前又见到秋草,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变老?
人生一世能有几回开怀大笑,今日相逢人人必须痛饮醉倒。
这首诗歌是作者作客凉州时与老朋友聚会时所写。诗歌先写凉州的景色,后写夜宴,最后则说:岁月催人,我们不能在贫贱中老去,要赶快建立功业!现在这样的欢聚时刻多么值得珍惜,让我们开怀大笑,举杯痛饮吧!
这真是一首励志的诗歌:不沉缅于时光流逝、年华易衰,而是勉励大家抓住光阴,做命运的主人。是啊,逝者如斯,光叹息人世变迁有何意义?与其悲伤,不如笑对每一次的相聚、离别,做出更多的成绩。让我们也互相叮嘱:“苟富贵,勿相忘”,举起酒杯为彼此祝福吧,祝前程锦绣,愿来年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