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育儿群里一位妈妈说,儿子七岁生日,邻居送来一套《哈利波特》,孩子见到礼物直接拒绝:“这个我看不懂,我不爱。”
妈妈反思说: 孩子直接拒绝礼物的行为,没有考虑到对方感受,是受自己的影响。她自己从小对人际关系就不在乎,什么事情都是把自己摆在第一位,不会放弃自己迎合他人。而她老公,则完全相反,会压制自己的想法,迎合别人。在任何场合都会照顾好大家的情绪,愿意牺牲自己满足他人。
这位妈妈和其老公,确实代表了对于处理“关系”截然不同的心理和态度。
回到孩子拒收礼物这件事上,孩子本性纯真,并没有我们成人经过“人生洗礼”后的复杂念头。如实表达自己,并没有错。当然,如果拒绝并依然表达感谢,是最完美的结局。可是送礼物的人被拒绝,心里是不是受伤?是不是丢了面子?这并不该取决于孩子的态度,而是送礼物的人自己的人设。
接着,另外一位妈妈又分享道 : 她也干过这种事儿。老公同学的女朋友,送她一条蓝色丝巾作为生日礼物。她自己从来不带丝巾,也不喜欢蓝色,所以,想都没想就直接说 ‘我平时都不带丝巾,这个没用’。那女孩态度坦然,说 ‘带着瞎玩儿吧’。她和送丝巾那位女孩的状态都挺好,后来还成了很好的朋友。
虽然这位妈妈事后也觉得自己失言,知道这样表达不合适。你看,因为遇到了对方这样的人,她知道: 主人不喜欢丝巾,不代表不接纳她,也不是在否定她。女孩会觉得受伤吗?
我想象这位送丝巾的女孩,不是个有着玻璃心的人。她活出了自我,拥有着自信。这是一种有能量的生命状态。
正巧,过些天要回老家,家里七大姑八大姨,表弟、表妹、外甥、侄子一长队,我也正面临礼物这个问题。现在突然明白: 有时候不是我们做的不好,是接受的人的心里状态不一样。
我不一定能选到让他们最称心如意的礼物,但我一定会用心去选,足矣 ! 至于他们接不接受,就不是我的事了。
我已收到一份有价值有意义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