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的类型有哪些,或者说从众的表现形式有哪几种呢?
对从众行为也要具体分析。
一般有这样几种表现形式:一是表面服从,内心也接受,所谓口服心服。
二是口服心不服,出于无奈只得表面服从,违心从众。
三是完全随大流,谈不上服不服的问题。
就从众心理的客观影响来看,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主要看从众行为的具体内容。
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都不足,自制能力又不强,因此在多数情况下,从众行为不同程度地带有盲目性。
学生中既有口服心服的“真从众”。
也有口服心不服的“假从众”。
“真从众”,往往是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正合本人心意,或者自己原无固定意向,或者是"跟多数人在一起不会错"的随大流思想。
“假从众”则往往是碍于情面,或者免受群体的指责和惩罚。
例如有的同学不吸烟,也不想吸烟,但伙伴中许多人都抽烟,为使自己与大家协调一致,也只得抽上了。
这种违心的从众现象,在学生中还是比较多的。
另外一种就是学习从众。
高校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入校时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之间、宿舍之间,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层次,出现明显的“不同步”现象。
优等生、英语过级、什么考证热、研究生录取等相对来说,班级、宿舍都比较集中。
都是看别人在干什么,他也跟着干什么,而不管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和特长,以后是不是真的能用上,先考下一个再说。
这样时间都浪费完了。
宿舍成员集体出动,参加各种证书培训班,已是大学校园蔚然流行的风景,一男生直言:哥儿几个都在拼命学,我不上进,岂不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