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摘录,让课堂成为学生说理的地方。

让课堂成为学生说理的地方。节选。

作为学习参与者的教师,于说理课堂中要努力做到精问,善等,少言。

经问指的是课堂要精心设置与提炼合适的探究问题。探究问题不易太多,每节课围绕教学准确提炼出核心问题,问题可以由教师设置,更可以由学生自觉主动的提出,最理想的状态是教师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在好奇心的趋势下提出困惑,进而与碰撞与交流中体验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有一定张力的核心问题,具有弹性的标准能使学生的学习聚焦于核心问题,主动探究,自由表达,合作交流,尝试说理,推进学习,层层深入。

细碎且浅显,甚至无需思考就可以直接回答的问题,让学生缺失了深度探索的过程,缺失了解决完整问题的能力,学习只能停留在表面。

善等,教师需要有耐心,学会等待,做一位安静的参与者。慢即是快,教师慢慢等待,安静参与的过程,使学生在充分思考的空间里不断辨析,不断输出,不断梳理,快速完善自我想法的过程问题。也是学生经历知识建构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主动成长实现自己学习的过程,善等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自己安排,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究,矛盾,让学生自己解决,道理让学生自己追寻,真知让学生自己洞见。

少言及教师的语言少一点,干净一点。

少。言的课堂不再是单向的教师讲,学生听。凡是学生能自己做的,让他们自己去做,凡是学生能自己想到让他们自己去想,凡是学生能自己说的,让他们自己去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