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行人无几,都已回家团聚。
有谁跟我一样,心在外面流浪?
大年三十了。本该是团圆欢乐、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而我,曾经有个家,却再也回不去了。
那个家,严父慈母,共同操持,兄弟姐妹,和睦相处。虽然曾经物质贫乏,但是温暖一直相伴。
下午包饺子的时候,两个丫头打闹嬉戏,我突然触动:“看看你们多么幸福,过年能回来吃妈妈包的饺子。而我,最盼望我回家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说到这里,跟每次一样,十四年来,一想起妈妈,心底就泪流成河,怕孩子们看到我的伤悲,躲进卫生间里,打开水龙头,淋漓哭一场。
叫一声妈妈,再也无人应答。曾经的那个家,再也回不去了。
每到年底的时候,看着别人打包行囊,整装待发;看到别人排队买票,归心似箭;看到别人带上儿女,开车回家……都特别羡慕,都送上祝福。可一扭头,就在心里叹息,我也想回老家,可是谁会在家等我呢?
老父亲虽在,已经搬到城里去住了,面对他后找的老伴,我们也会出于尊重称呼一声妈,可心里难受。那个生你养你的人,才是妈妈呀,她已经长眠在地下。
母亲走后,我们就算春节回老家,跟父亲相处的时间,也就一顿饭的功夫,最多没有超过三个小时,贴心的话都说不上几句。酒店里叫一桌饭菜,大家也算团聚了,吃喝完毕,给老人家塞些钱,送上新年礼物,聚会也就结束了。他有新的情感归宿,有人陪伴,身体健康,精神矍铄,不需我们过多操心,已经很好。
总有人问:你们为啥不回老家过年啊?
有时我会说,因为老家太冷了啊。(可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小时候缺衣少食,都不怕冷,现在丰衣足食,还怕受冻不成?)
有时我会说,因为太远了啊。(可我清楚每一种交通工具到达老家的大概时间。飞机,2个半小时,汽车,22个小时,火车,17、8个小时,高铁,8个小时,自驾,19个小时左右。)
有时我会说,因为没钱啊。(可就算经济条件不好,过年回家花费个三两万的,也还凑得出来。)
……
其实,我心里明白,借口再多,也没有第二个理由。
唯一的原因是,那个最盼望你回家的人,真的已经不在了。
结婚以后,回老家就有两个去处了,婆家和娘家。娘不在,家已坍塌。婆婆还在,但有中风的后遗症,行动不太方便。公公去世后,就跟着哥嫂过日子了。哥嫂也是家人,我们回去后各种亲切,但他们也是一大家子,也有五十来岁了,儿孙都有,我们回去,再加我们四口,吃住都麻烦他们,他们也辛苦了一年,真不想给他们增加负担。
我们婚后筑建的房子,自己从来没有住过,当时也觉得宽敞明亮的,二十年过去了,周围家家都竖起了小洋楼,相比之下,寒酸不已,再加上一直没有装修,更觉破旧。公公在世时曾收拾了一间屋子,门窗安好,地板抹平,放置了床、柜,勉强可住。有几年春节回去,我们一家四口就挤在那张床上,盖着整年没有晾晒过的棉被,看着墙角的蜘蛛网,听着老鼠的吱吱声,心酸不已。
孩子们说,离县城这么近,我们晚上住酒店吧,白天再回来陪奶奶。可我总觉得不妥,也就过年回来十天半月的,还要走亲串友,也就晚上陪老人聊天话家常,回家了还住酒店,邻人也会笑话的。
可就算把房子装修好,每年也就过年回去住几天。打扫卫生,收拾东西,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一切都要费神,我们也辛苦了一年了,真不想过年还太劳碌太麻烦。
妹妹说,回来吧,真没钱啊?那我给你们出路费。
姐姐说:回来吧,吃住我全包,你们带张嘴就行。
可我心里清楚,越是亲人,越怕劳烦她们,姐妹也都各自一家,都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过年也该享受一下了,真的不想搅扰她们。
只有安慰自己,幸好两边姐妹兄弟都多,婆家和娘家,每年都会有人回家陪陪老人的,所以老人家应该不会责怨我们吧。
同学聚会,看着大家一起回忆青春的甜蜜,展望未来的幸福,我又何尝不想参加?
最重要的是,欢聚过后,心没有可以栖息的地方,即便回了老家,也还像是在流浪。
年终将尽夜,千里未归人。
莫道不能归,归来依偎谁?
如今,我们已是父母,也是孩子们的家,是孩子的依靠,珍惜当下,爱护小家。人们一辈一辈,都是这样的吧。孩子长大了,也得习惯跟原生家庭的分离。
如果你有老家,老家有爸有妈,希望你,年年春节回家。而我,只能思念老家。原生的家,已不完全。新生的家,幸有温暖。无论如何,家在,希望就在,家在,爱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