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一无所有怎么办?》文章的标题其实跟我们身边大部分人的疑惑。对啊,我现在都30岁了,什么都还没有,以后怎么办啊?这一章作者没有明确的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办,而是明确的告诉了我们,我们需要培养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他一共讲了5点,分别是:注意力涣散;不锻炼身体、拒绝体检;不存钱;有执念;不学习。
其实在看这一章节时我都是有点反感的,甚至有点不屑,不是因为老师写得不好,而是感觉他就是在说教。没有人喜欢被说教,尤其是成年人。
但是当我将看的时候有点触动和感触的句子从新读一遍时,发现他不是说教,而是在告诉我们,我们从现在开始,有哪几点没有做到,就去培养自己吧,这样就不至于到了40岁还像30岁一样抱怨自己还是一无所有了。
这一节,感触很深的一段话是“到了三十岁,我更加确定要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了,所谓做减法,就是要对没有意义的执念做‘断舍离’”。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在二十多岁时要给自己做加法,之后才配拥有这种心境。
为什么我对这段话特别有触动。我自己也不得而知,也许是因为自己是整理的缘故吧,正好我在正在筹备的课程内容里就讲到“到了三十多岁以后,要给家里物品做减法”这一观点和作者的观点契合;也许是因为,在整章文章里,我能够有资格做到的,除了学习就只有这一点吧?
我认为自己真的需要将这5点好好的剖析一下,同时也剖析一下自己已经经历过的30年,我拥有了些什么?可以舍弃什么?需要放下什么?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还需要培养自己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