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们在漫长的进化中形成了面对外界社交环境而产生的情绪适应器。我们为了求存,在群体交往时,就形成了自我表现的本能,让自己在群体中产生被需要的价值交换机会,并因此获取自己在群体中的存在感。这便是自己为适应社交环境而进化出的适应器。
然而,在很多社交场合,自己表现自己未必能获得被需要或者认可,并因此还会造成对方给自己的自己的不用意见或者观点。这个时候,我们自己为了保护自我在群体中的存在感,本能的就调用了自己的情绪适应器,排斥新观点,甚至情绪化怼对方,我们通常说这是感性的自己。
其实仔细想想,这些感性的自己不过就是我们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罢了。
我们天生求存,从石器时代开始,我们的价值交换就必须建立在在群体中完成。我们打猎一个人是无法对付一个动物的,因此团队协作就显得特别重要。在劳动工具缺乏的时代,一个人遇到老虎狮子等,就很容易被打猎,因此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那些单打独斗的个体都被吃掉了,而那些协作打猎的却被延续下来,并因此形成了我们现在团队协作的本能。
如今,我们一旦在社交中碰到否定自己的情况,自己就会感觉到危机感,并因此去本能感性的调用自己的情绪适应器。
情绪适应器就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组织认同的一种情绪表现。
这些不加思考并没有经过刻意练习,就出现的情绪,基本都是进化的产物,在漫长的竞争中,为了生存延续下来而生成的情绪表现。我们的自尊心,我们的存在感,我们的羞耻心,这些情绪都是自己在团队协作中为了保护自己而产生的情绪适应器,我们这个物种进化到现在,都进出现了这样的自我保护情绪。
我们常说,所谓的一个人非常感性,其实不过是不能理性的管理控制自己进化形成的本能情绪罢了。
然而在生活中,仍然存在一些人,却可以理性的解决问题,即便是自己在群体中的存在感,影响力受到了影响,也会坦然的面对自己的问题,做到自我修正。就如同昨天思考,这是一个变化速度超过进化速度的时代。
这些人学会了自我进化,让自己可以跟今天的时代变化相匹配。只所以能够理性的面对自己的问题,说明他们已经通过刻意练习,进化形成了一种新能力来对抗自己那古老的感性本能。
我个人把这理解为:一种让自己具备更长久群体竞争能力的学习模型。
我们在石器时代形成的生存适应器更多的是即时的群体协作,或者说在当时主要以吃饱喝足为主,只要能吃饱喝足就能活下来,很少考虑更加长久的其他能力成长。而如今,我们当下温饱已经不成问题,所有的人都需要让自己在长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学习,勤奋,坚持,这些词不过是在如今我们要让自己形成更长期在群体中的竞争力罢了。
而长久进步的模型又该如何解释呢,我最近看《原则》里面提到的一个解释,我感觉还比较适合用在这里:
别去管“责备”还是“表扬”,要去判断“精准”还是“不精准” :当听到别人说:“你做错了,你闯祸了。”大多数人的本能反应是担心后果,害怕责备,埋怨自己没能力。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绕过情绪的干扰,理性地判断对方的批评是否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如果是客观的评价,记录下来,提醒自己尽快找出方法解决;感谢对方,因为对方加速了你成长的步伐。
用对自己长期的“好”刻意对抗当下的“好”,进化出跳过情绪进入成长模型的认知本能,这便是符合如今竞争的长期成长模型。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