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底,我家儿子马上就要满五周岁了。由于工作的原因,平时我带他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在有限的几次吃完晚饭后我带他下楼,陪他在小区玩的时候,几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有一天晚上我带儿子回家在等电梯的时候,一个小伙伴看见他,然后开心的喊道:你终于回来了!然后这个小伙伴快速的跑到其他小伙伴那里大声喊道:陈逸儒回来了,陈逸儒回来!不一会,好几个小伙伴就跑过来,把儿子围住,要他跟大家一块在小区里面玩,不肯放他回家。
见小伙伴太热情,我就告诉大家,让我们先回去放好东西,等下我们还会下来玩的。这样,这些可爱的小朋友才将儿子从围成的圈圈里面放了出来。
等我们再次下来的时候,小区楼下叫唤他名字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仔细观察了一下,他的朋友当中有跟他年龄相仿的,有比他小的,也有比他大的。大家都围在他身边,叫唤着他的名字。
接着儿子告诉大家,他们要开始玩足球比赛。四岁多的儿子就站在人群中间,大声的说游戏规则,以及谁要站在哪接球,谁谁谁又要在哪拦球,谁谁谁做裁判等等。游戏规则和安排他心里门儿清,自信又自然的把各个细节安排得有礼有条。
今年七月UP读书会暑假亲子营去到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时候,小屁孩被他爸带着一块去参加了。事后,团里的好几位妈妈告诉我,在这个团里,小屁孩年龄虽然小,但是可以看得出来,有很强的领导力。
其中一个妈妈还给我发来一个视频,视频拍摄的是游学团的小伙伴们在草原上踢足球,小屁孩热心的给大家分队,还用他喜欢的奥特曼的名字给每一个队命名。
不过多干预孩子的内在成长节奏
我经常会收到很多会员妈妈的咨询,问我应该怎么样教育孩子?说来惭愧,跟绝大多数宝妈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相比,我陪伴孩子的时间几乎不值得一提,但是随着孩子慢慢的成长,以及看了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籍之后,我发现,我好像误打误撞的做对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不过多的干预孩子的内在成长节奏。
孩子的成长,与我们全家的陪伴分不开。除了我之外,家里的爷爷奶奶还有爸爸都在陪伴他成长。但是大家的陪伴,不是为了因为望子成龙而牺牲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时间的苦哈哈的焦虑式陪伴,相反的大家都在积极的享受自己的兴趣爱好。
比如奶奶,舞蹈爱好者,每天晚上雷打不动的带着小区里的同龄人跳一个多小时的舞蹈,然后小屁孩就在小区里跟他的小伙伴疯玩。爷爷,喜欢种地种菜,每天一早就起床下田里去浇水种地摘菜,然后每天把刚从地里摘的菜卖给别人。
小屁孩就在一旁骑行车或者跟小伙伴一块摸爬滚打。他爸,喜欢捣腾自己的事情,而我,更不用说了,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之中,乐在其中。
家里没人二十四小时紧盯着小屁孩,告诉他你不应该这样做,应该这样做。相反的,他在这其中获得了很大的自我生长空间,可以自在生长。
作家李雪说:“天才有两种:一种是改变世界,做前人从没做过的事情,比如比尔盖茨和马斯克,另一种是重复前人以及略有超越的人才,比如福原爱和郎朗。后者或许能够在跟父母的共存关系中存活,前者一定是自由孕育出来的。
比如比尔盖茨和马斯克,他们的父母有自己的事业要忙,有自己的生活要享受,关心孩子但是绝对不会以孩子为中心,结果孩子非常清晰的知道自己要往哪里生长,那股韧劲,是拦都拦不住的原始生命力。”
我意识到要放手,给孩子更多的空间是从给孩子买玩具的这件小事开始的。小屁孩总是喜欢让我带他去小区的小卖部买玩具,有次我又带着他去买玩具,他像小鸟一样飞奔到小卖部前,非常快速的找到他要买的玩具。
我看到他手中的玩具时下意识的皱眉头,说道:“这个玩具家里已经有了,换一个其它的玩具。”小屁孩有些失望,不过还是去挑了另一个玩具,我再一看,说:“这个不行,太大了,家里不好放。”
如此几个回合下来,小屁孩彻底没了主意,抬着头睁大眼睛疑惑的问我:“妈妈那你说,我要买哪个?”看着几分钟前还那么有自己主意的小屁孩没主意,我一下也没了主意。如果说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孩子有足够的自信能够做自己,那小屁孩其实一开始就做到了——清楚的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并且做出了决定。
但是我的干涉,分析这个分析那个之后,扰乱了孩子的节奏,让他没了主意,失去了内在的方寸,把决定权交给了别人。这样的结果与教育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意识到我的过多干预让孩子没了主意之后,我就立刻调整了自己的语气:“这样吧,你挑你最喜欢的最想买的玩具吧。”小屁孩肉眼可见的开心立刻溢出了眼眶,跳起来问:“真的吗?”我点点头,小屁孩立刻去挑上他早已看中的玩具。
作为家长,不过多干预孩子的内在成长节奏,给予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看似简单其实不容易做到。因为家长放手的背后是对孩子的信任(放手区别于放任):信任孩子能做好决定、处理好他的事情。在霍金斯能量层级中,信任是属于很高的频率。
频率不一样,即使做同一件事情,结果都会不一样。对孩子足够信任的家长和对孩子不信任的家长,养育出来的孩子是完全不一样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给孩子种下的是信心,那孩子就会长出全然自信的生命力。
“信心至关重要。艺术家在绘画、写作、表演或者歌唱前并不会去征求谁的允许,而是随心而行。”(《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信心一旦种在孩子的身上,这股无形的力量会变成领导力、创造力、想象力、执行力、表达力、沟通力、财富力、幸福力、天赋力等各种力量。它们汇聚成一束束耀眼的光芒,反射在天空,让孩子看见辽阔的世界,也让这个世界看见他们。
不挡住孩子天生的光芒,是我为孩子做的最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