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没上成班,回到娘家,已经十点了。母亲说他春节期间收了一万元左右的红包,现金放在家里不放心,而且她还想存定期,赚取那微薄的利息,想要我给她存钱。
之前我在别的厂上班,假期比较多,她的钱都是我帮她存取。她有多少钱,她的存折密码,她不想让任何人知道,除我外。
但去年快放假时,我一连两个月都没有休息一天,加上就算我偶尔放一天假,一般也是星期天,相关银行也放了假。
因此去年下半年,母亲几个银行的定期到期了,我都没有时间给她转存。她很着急,生怕赚不到那一点利息,甚至要我请假给她存钱。
我便劝她让三姐去转存,要她放心,我去存或者她去存都一样,即使她不很会,银行里自然有工作人员告诉她,而且她还可以打电话问我。
母亲知道我抽不出时间,很无奈,只得让三姐给她去转存。但三姐又不会骑摩托,必须三姐夫送她去。母亲是一位很精明的人,她更不想让三姐夫知道她有多少钱及存折密码。
三姐夫开三轮车送三姐去,母亲不放心,一般都会跟着去。三姐夫本来就是一个不喜欢操心的人,或许他也猜到了母亲的心事,于是他每次也只负责接送她们,连银行门都不进去。
三姐在银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还是帮母亲转存好了钱。
昨天,我本来打算吃了午饭后下午去给她存钱,结果又没控制住自己的麻将瘾,打了一下午麻将,因此昨天就没有帮她存钱。
今天正好我又不用上班,我知道,只有我给母亲存钱,她最放心。于是,今天早上我又回到娘家,主动说给她去存钱,她满心欢喜,很快就拿出钱和她的身份证给我。
我说银行里九点钟才会开门,先一人煮一碗南瓜汤圆吃。南瓜汤圆是三姐前天做好了放在冰柜里的,拿出来煮很方便。
吃完汤圆,我才想起我没有带身份证过去,帮母亲代存不了。我赶紧打电话三姐,要她带上身份证和我一起去。三姐欣然同意,因为她也有两万块钱要去存。
我们首先去的是镇上的农商银行,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依稀记得这个银行的定期利息略微高一点点。
那里只有寥寥几个人在办业务,我根本无需排队直接走到了窗口,可当我把钱和身份证从窗口递过去后,工作人员在电脑上一查,居然会说没有定期存单了,要我明天再去。
我们又赶紧来到这家银行斜对面的邮局银行。
这两家银行,母亲之前都存有定期,但那些定期都没到期,母亲就说另外开新存单。
来到邮局银行的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大门两边贴的那喜庆吉利的红对联。上联:龙腾盛世财源旺;下联:美好生活幸福长。
邮局银行热闹得多,大家都坐在沙发靠椅上排队。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创意,因为在镇上银行办理业务的,大部分都是农村里的中老年人,以往站着排队等待,很多老人会有些腿力不支,现在有这样的沙发靠椅坐着排队,当然舒服得多。
因为我没有带身份证,只能让三姐帮母亲代存钱,何况她自己还要存钱,我赶紧要她坐在椅子上排队。
队伍的一旁,还有一位穿着工作服,围着红围巾,戴着口罩的美女工作人员在那里徘徊。大家一边排队等候,还一边可以咨询那位美女关于办理业务的相关问题。
队伍的旁边放有一张茶几,上面有一个长方形的钢盘,放了一些饼干、猪耳朵、糖果等零食,后来还加放了一袋炮炮筒。
过了一会儿,一位二三十岁穿着工作服、围着红围巾的年轻帅哥给我们端来了热气腾腾的茶水。
后来,又有一位三十多岁、稍微富态一点的男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一个人发一个钥匙扣。
因为三姐在排队,我便有的是空闲时间。我在大厅到处转动打量,又看到刚入大厅的门口处有存多少钱领相应礼品的活动告示牌和礼品。
我看中了那个招财进宝的财神,想要领取这个礼品。但工作人员说必须要定存十万元以上,才能领取这个礼品。我问能不能把以前存的钱加在一起算?他说不能,除非以前存的钱现在刚好到期了,现在又转存就可以。
后来,我又看到了大厅后面玻璃墙上的红包墙。我问工作人员红包墙上的红包怎么领取?他说必须要存五万元以上的定期存款才有资格抽取红包,红包里的金额不等,也是拼手气。
三姐排队和办理业务大约花了一个半小时左右。母亲一万二千元钱的定期存折,发的相应活动礼品是一提纸杯;三姐两万元的定期存折,发的相应活动礼品是一提纸巾。
这次存钱的过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我们要懂得讲究每一个细节,因为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蕴含着生活的智慧。比如,银行提供的沙发靠椅、茶水、零食等,这些都是为了让客户在等待的过程中感到舒适和愉悦。
这次存钱的过程,让我看到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变化,也体会到现在各行各业竞争都很激烈,连银行也不例外。
银行提供的便利设施和贴心服务,让农村的中老年人也能享受到舒适的金融服务。这让我深感欣慰,也为农村金融的发展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