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字叫做黄成希。日本动画业界第一位中国籍单集执行导演。他所亲自操刀制作的《火影博人传》65话,让他成为“中国火影第一人”。
紧凑的剧情、流畅的打斗,更有太极、咏春、八卦等中国传武加持。
这位曾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原画师,凭借不懈的努力与极为出色的导演功力,交出了一份惊艳ACG圈的答卷。
而十几年前的他,也和我们一样,不过只是个喜欢看动画片的普通小孩。
01 与动画最初的缘分
说到动画师或者混ACG圈子的人,往往会和青春梦想,或者中二热血这些词联系起来,黄成希也是如此。
5岁的黄成希第一次接触动漫。从那以后每个周六的晚上,他都会守在电视机前,收看鸟山明老师的《七龙珠》。这群黄毛杀马特的战斗故事深深震撼了这个少年,原来世界的另一个角落,还有人产生过如此精妙绝伦的幻想,小黄成希暗自起誓有朝一日也要画出这样的作品。
2005年,星空卫视开始引进《火影忍者》的动画版。这部作品彻底地改变了一代中二少年的跑步姿势,也闯进了黄成希的世界。
火影里,黄成希最喜欢的角色是小李。他是一个没有特殊力量加持的男孩,却凭借着不屈的意志与不懈的训练,成为守护木叶的力量。
小李的老师告诉过他:“不相信自己的人,连努力的价值都没有。”这句话也从此变成了黄成希的信条。立志成为动画作者的黄成希,不仅没有随着时间更迭忘记初心,反而始终相信即便是孩童时代纯真美好的愿望,也依然有着坚守的意义。
高考后黄成希顺利考入广州美术学院学习动画专业,可学的越多越发现自己的不足。拿到本科毕业证的第3天,单凭热爱动漫的一腔热血,黄成希下定决心东渡日本,只为了兑现曾经的誓言,追寻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02 和哆啦A梦一样的日子
只身来到日本,没有稳定收入,为了省钱他只能住在一个两平米的宿舍,就好像哆啦A梦睡觉的那个衣柜。逼仄的宿舍和窘迫的生活让这个少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迫。
也正是这种危机感,让他更拼命地练习日语,勤工俭学,通过各种方式寻求在动画工作室实习的机会,只为了不辜负热爱,只为了可以距离梦想更进一步。
03 成功“出柜”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黄成希告别了两平米的宿舍,成功“出柜”,收获了一份正式的动画业内工作。
更大的挑战也接踵而至。日本动画业界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原画师更是需要经常熬夜加班,生活作息紊乱。面对现实,他只是调侃说:“如果有人问我有没有见过凌晨四点的东京,我可以跟他说,二十四小时的东京我都见过。”
童年里那份对于动画最纯真的热爱,让他在现实的连续打击中挺了下来。每一次参与制作的动画片尾出现他的名字,他都会截图保存好,短暂的沉浸在自我陶醉里。这些勋章一般的截图,是对他努力和付出的认可,让他鼓起勇气直视梦想和现实的落差。
04 师承山下
努力的男孩运气都不会太差。
2015年,黄成希结识了对他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人:山下宏幸,一位被火影的原作者岸本齐史称作“为火影而生“的男人。
黄成希收到他的邀请,正式进入《火影忍者》的动画团队,从一个外包男孩变成了火影主力原画。这期间黄成希每天都拿个小橘子去和山下搭讪,不只因为他是黄成希的偶像,更是为了请教各类问题,提升自己的技法和导演功力,捎带着还提升了一波日语口语水平。
这些努力山下一直都看在眼里。不知道是认可了少年的勤奋和谦逊,还是吃够小橘子,一年后黄成希正式成为山下宏幸的弟子,那以后黄成希就一直在山下身边潜心学习修行,不断提升自己。
终于在一次偶然,黄成希获得了担任演出,也就是《火影博人传》第65话执行导演的机会,第一次独挑大梁。
05 青春答卷:510个镜头,18000张原画
由于就职的动画公司制作周期紧张,人员不足。在没有更多优质原画师资源可以调配的窘境下,为了不降低这集动画的质量,黄成希只得在Twitter和微博上像个传销人员一样,号召更多的原画师能够加入进来共同参与创作。
最后真的集结了来自美国、韩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法国,以及中国原画师的力量,这群人正式扛起了《火影博人传》第65话的大旗。
来自世界各国的画师们
为了不辜负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带着十一条内裤吃住在公司,一住就是两个月没回家,跟坐牢一样,冒着猝死的风险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
以往20多分钟的单集动漫包含250~300个镜头,作画张数在3000~4500张左右。而黄成希递交给监制的分镜,包含了整整510个镜头,作画张数也轰到了18000张。
最终第65话呈现的效果,让全球火影迷吹爆,无一例外地高呼神作。只有黄成希知道,从他和电视机中那个吊车尾少年的相识开始,这一切就注定会发生。
不相信自己的人,连努力的价值都没有。黄成希在现实接二连三的打击中依然坚守自己的人生信条,只为了实现那个中二少年最初的梦。从最开始喜欢动漫,热爱动漫,直至成为中国火影第一人。《博人传》最辉煌的二十分钟,正是他十几年追梦路上苦与泪的凝结和见证,更是他送给全世界漫迷的一份完美青春答卷。
06 每个人都是“黄成希”
如果当年的那个小屁孩没有嚷嚷着要报兴趣班,如果面对窘迫的现实生活,没有坚持提升专业技能而放弃妥协,也就不会有中国火影第一人了。
我们都曾幻想过成为怎样的人,拥有一份怎样的事业,又取得了何种成就。但是这份梦想随着时间流逝和现实的打击,慢慢也被淡忘了。
兴趣职业化,仅靠一腔热血当然很难成功。除了最初那份纯粹的热爱,更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兴趣最终才能成为职业,实现自己的价值。
期待「早晚成长」能与你们一同进步,不辜负每一份热爱,带给大家更多的兴趣职业化真·干货。
* 资料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