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原文]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误解如下。我对本章的误解是“道”的本源是无形于人们的外在感知,只用用心体会才能了解到“道”的博大和深不可测。真是玄妙无二的。
我们在感知、认知、理解“道”本源的过程和方法就是用内在的自我。只有与“道”的本源相融相知才能达到感知、认识、理解的境地,这和道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是一个道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不偏不倚,以一种中正的态势去尝试其存在。这样的观点是修行的境界和法门,“道”的本源也是随影逐形的,自我的意识中纷乱的杂念无不是“道”实体表象的体现。但是那些并非是“道”的源,道是自然的、圆融的,又是光尘同存,又似乎是不存在的。它是介于有无之间的一种状态,所以无论是捕捉还是感知都是需要一种达观和平和的度。
“道”的存在是天道中自然存在的它要早于人们的认知所能理解的更早期,也就是“道”本源就是一种在永恒中自然存在的。其如同浩瀚的宇宙,他既没有边缘也没有尽头,“道”的存在也是这样它既无始也无终,永恒存在。
另外,“道”的感知不仅体现在大的存在或虚无之中。“道”是广泛存在于自然之中,大到天地宇宙,小到微尘细胞,每一种事物的存在都是一种无始无终的状态,都是在瞬时变换的过程。譬如,我们发现了地球是圆的,在地球之外还有无穷尽的星球,这是宏观的形态。微观世界中我们发现了原子团、原子、原子核、电子……在微观的世界我们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无穷无尽的。“道”的存在就是这样。我们是需要平静自己的内在的自我,安宁自己的心绪用心去感知学习才能悟到“道”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