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可能最初是为了应急设置的。
但是现在,更多是和远超出当下自我承受范围内的欲望挂钩。
原本我只能喝2块5的袋装豆浆,但是我现在可以喝34块钱的星巴克,用花呗。
原本我只能穿39元的淘宝爆款,但是我现在可以穿390元的某牌衬衫,用花呗。
原本我买的手机可以用更久更久,但我我疯狂换了iphone8,iphoneX,用花呗。
这些情景,大概就是我们日常诟病的。不是消费是浪费,不是合理是疯狂。
“你在拥有你本不应该拥有的”
我认为这句话应当是中性的,就像花呗其实也是中性的。
我用花呗最初在北京活了下去。——Lily
我特别想毕业之后去大城市工作,但是家里不支持。爸妈认为小城市更稳定,而且可以一直陪伴在他们身边,他们的思路贯彻到行动上就是完全不给我钱。
但是我还是去了北京,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我用花呗租的房,用花呗买的日用品,用花呗最初在北京活了下去。
如果当时没有花呗,我很可能拉不下脸向我的亲戚,向我的朋友借钱,我很可能待在老家,很可能一辈子都接触不到我现在有的工作机会。
那时候需要的钱,不过是现在工资的几分之一罢了,但却险些灰暗了我整个人生。
在不够好的时间,我没有辜负爱人。——君
我愿意很努力地赚钱,但是努力不是立竿见影,兑现于当下的东西。
可就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我最爱的人,我现在的女朋友。我希望她能吃最好的,用最好的,住最好的,不愿意她被任何人比下去。我也高兴给她这样的生活,哪怕自己苦一点,是面子更是我的真心。
我用的花呗给她这些,花呗的还款期就是我的一个盼头,我每还完一次就证明自己在努力的路上,我可以给到的,我在最爱一个人的时候没有因为任何原因而辜负。
是更自在——佳佳
我用花呗掩盖着我的贫穷,我也可以偶然和我的同学出去玩,我可以没有任何“被照顾”的思想负担,我感觉更轻松和平静。
我不用寻求不理解的人来理解我——小D
当我一个人被送去外地读书的时候,父母不认为一个小孩子会有什么烦恼,但我就是各种不适应,各种他们眼里的“矫情”,花呗是我最初的安全感,我用花呗去蹦极,去攀岩,去看医生,去治愈他们眼里不可能存在的“抑郁症”。
你觉得这些情况少见,其实它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预与其说少见,不如说少提罢了。
以上,想说明两点,
第一,客观看待“花呗问题”,花呗、借呗、信用卡等一切“花未来的钱”的方式。
他们并不直接指向浪费,疯狂和失去控制。
大部分人都能够做到有度,所谓的剁手和吃土,不过是一种调侃罢了,远还没有到超出承受的地步。同时“超前消费”还会有正向作用,是应急,是安全感,是人生新可能。
第二,如何衡量自己可承受的负债范围,未来的经济情况和管理财务能力更该被讨论,被重视。
回到前面说的,“原本我只能喝2块5的袋装豆浆,但是我现在可以喝34块钱的星巴克,用花呗。”
生活已经很苦了,如果一杯34块钱的星巴克可以让你高兴一点,你又明确能够在下个月还上钱,这是在你承受范围之内,又能提前带来幸福感的事,我并不认为有什么好大说特说的。
一味用“你要节省啊”来堵住合理的消费欲望,并不可取。
当我们用花呗的时候,其实我们是认为自己还的上(手段另说),这体现出我们大部分年轻人现状可能一般,但是对未来有着较好的预期。
我下个月,下半年就会赚很多钱的。
这是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期。如果预期和现实偏差过大,就容易出现恶性情况。
实在不行,总有退路,再借,或者问爸妈、朋友支援。
这里也就是手段问题,准确来说责任问题,我能否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们可以感受到的,“超前消费”这不但不会被取消,反而极大可能在未来花样会越来越多,门槛会越来越低,额度会越来越高。正规的不说,旁门左道也会不断冒出来。(难道大家都忘了“校园裸贷”了吗)
比起被告知“你不能用这些”,或者是主动自我放弃,年轻人更需要自我学习、他人指导:
我超前消费时要考虑哪些问题
我可以怎么使用这些未来的钱
“我”是我超前消费的责任主体。
你可以用花呗,用未来的钱,也可以在二十岁时过得不太如意。
但你不可以用毁掉下个二十年的代价,来换取一个看上去光鲜亮丽,拥有一切的的二十岁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