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思且行——记2018年11月小学数学教师成长90学分培训总结

为期两周的小学数学90学时培训在满满的收获中结束了。回顾这十四天以来的学习,由最开始的清晰到慢慢的混沌,再由混沌逐渐清晰明了起来。

一、带来理念的思考和全新的认识

(一)引发思考

1.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思考

特级教师俞正强在讲座中所渗透的理念令我印象深刻。他说,小朋友所有错误的发生都是因为老师课没有上好。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在生活中难以估计出距离有多少米、多少千米,也很难掂量出一把豆有多少,5斤肉是什么概念,更不敢轻易用“吨”描述物体的重量。现在想来,这样状况的源头肯定是我学习“千克、克、吨、米、千米”等计量单位时没有学好。自己的惨痛教训深深地烙印在心底。此刻,我是一名授业解惑者,我就有尽自己的可能让学生减少这样的遗憾的责任和义务!

俞特还说,数学一定要到谁都会的点上去;数学学习源于人的本能。一字一句无不透露出教者的智慧,正是因为头脑中有这样的理念支撑,所以在俞特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他关注学生、立足学生。在他执教的《面积》这一课上,充分相信学生,激活学生经验的基础上,“认识面积”从“认识面”开始,进行了“面积”概念的完整建构,让“面积”这颗种子有生长的力量。俞特在警醒我,对学生要从零开始,要重新认识学生!同时,要时刻铭记,帮学生答疑解惑的时候,更要教会他们一种方法,一种思想。

2.基于数学课堂上的思考

金华师范附属小学的余庆玲老师《学习方式的生长》中讲到了“模块之间的生长”,余老师把“长度单位”到“面积单位”再到“体积单位”串成了一个体系,并且非常形象地把“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学习比喻成“拄着拐杖走路”,而“体积单位”的学习就是“扔掉拐杖行走”了。即,“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学习重在教师的“引”,引出“米、厘米”等长度单位的需要,引出面积单位的需要;“体积单位”可以让学生自由猜想、规定体积单位。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自己与学生在“探究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这节课的情景。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体积单位”后的后续知识,按余老师的这样的理念来推理,学生对“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完全可以放手。而当时的情况是:

当我要求同学们用手中的工具(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搭成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然后探究出“厘米”与“分米”的关系时,同学们不知所措!一了解知道,他们在纠结于“怎样搭”的问题。于是,我只能接下往下引导学生进行记录:1.一排可以摆几个小正方体?2.有这样的几排?3.一共可以摆这样的几层?4.一共摆了多少个?”并在黑板上进行了提纲的罗列。终于,同学们小组合作起来了。有些小组反应很快,马上就开始搭建起来,还有几个小组陷入一片茫然中,可以看出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入手。于是,我走到了他们的中间:你们可以参照书中的说明尝试搭一搭。对其中一组基础稍微薄弱的同学,我让他们在书中找到1分米=10厘米这样的关系,然后思考:要搭成棱长是1分米的需要几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很快我就看到了以下搭法:

(1)(2)(3)

这让我看到了引导的契机。

我问摆出第一种的小组:为什么这样搭呢?他们告诉我,1排摆了10个,摆了这样的10排,那就是100个。我再问:“100个是怎样得出的?”有一个同学反应快,立马说:“10×10=100”我接着再问:那有这样的几层?一共有多少个?在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他们恍然大悟:是1000个。我明显看到了他们脸上所露出的是兴奋、自豪的表情。这让我也倍感欣慰,给他们提了一个要求:一共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能不能用算式表示出来?

对摆出第二种的小组,可以看到相比第一种,在思路上明显清晰很多,所以他们小组在说明怎样摆时,不需要老师的提醒,能够说清楚长、宽、高之间的联系:因为1分米=1厘米,所以可以长要摆10个,宽也要摆上10个,高也要摆上10个,也就是:一排10个,有这样的10排,要摆这样的10层。在这样的基础上,让他们计算出一共需要几个小正方体,结果立马出来了:10×10×10=1000个。

而对于摆出第三种的小组,无需太多的言语去追问,因为他们对体积的认识已经有了超越其他组的更为深刻的理解了。可以看到,他们可以完成了由线到面再到体的一系列整合的过程。我想:这课的最为本质就是这样,而我理想中的状态也应该是这样的。

于是乎,后面的全班交流阶段,流畅无比——

我们是这样进行追问和得出结果的:

1.10×10×10=1000个其中的3个10分别表示了什么?

得出:1000个小正方体的个数就是这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即:1000立方厘米,由此可以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思考:教材为什么让我们偏探究立方分米与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立方米与立方分米呢?它是不是要顺带着引出其他的关系?

得出:这是因为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由此就可以推导出:1升=1000毫升。

结论:哇!数学这样巧妙,设计也竟然这样精细!

3.学到这儿,你有怎样的收获?你能否用这样的方式尝试证明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呢?

得出:1立方米=10×10×10=1000立方分米

4.再深入思考:我们是否还能从中得出其他

得出:1立方米=100×100×100=1000000立方厘米

解释:因为1米=100厘米

课到此为止,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与自在,再次感受到动手操作所带来的思维的发散,也体会到了扎实有效的铺垫对后续内容的影响力。同时,在这精彩的背后,我也看到一些遗憾,甚至有些无奈。现在想来,或许就是在学习“面积单位”时的不够明白,对“体积单位”的认识不够深入,前期的铺垫没有考虑到未来,所以,就产生了“丢了拐杖就不知道如何走”的错觉了。

(二)引起共鸣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总会在不轻易间被专家们的某一个观点、某一个点萌发出特别的情愫,产生共鸣。甚至会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叹。

你瞧哪,特级教师俞正强对于“高的认识”有着独到的解读。

首先,出示“一棵直挺挺的树”让学生对树有了直观感知下,有了“树高”的影像认识;接着,随着在被风吹歪后的“大树”中,学生对“树高”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是从树顶到地面的垂直距离——此时,“高”的概念已然成形;之后,龙卷风把树吹上了天空,问学生:树还有“高”吗?如果有,它的高在哪儿?

我感怀于俞特能在独特的视觉下,引得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产生认知冲突,对生活中的“高”有了明确的定义,再到抽象的“三角形的高”这一知识上,学生就很自然地明白什么叫做“高”。如果说,“树高”是“顶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的话,那么,“三角形的高”就是“顶点到底边垂直的距离”。我更感叹于在这样的巧妙的对教材的改编下,高深的教学艺术显露无疑——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都能在这棵歪了的“树”上找到原型,所以,对于钝角三角形中那条延长线上的“高”,学生没有任何难度。期间没有太多复杂的叙述和引导,但一切就这样水到渠成了。如此,学生怎会不愉悦呢?俞特立足于学生的未来,对“种子课”的研究执着而美好。如此教学,小朋友只会越来越智慧,而对于我们来说,也越来越明晰数学的教学。

再看特级教师杨凯明最为实诚的建议:当学生不会做题了怎么办?那就画图呗!这让我的心开始欢呼雀跃,这样的方法是我一直沿用的且越用越有上瘾的趋势。现在再次在耳边响起,让自己不由得开始思考这屡试不爽的实地操作中所隐藏着的“秘密”——“画图”本质就是把抽象的变成了直观的呈现,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意义学习的一项很实用的方法。

除此之外,金华市小学数学教研员章颖老师抛出的问题“为什么学生量角这么难?”更让我感怀万千。章老师以一幅“冰山图”从“教学目标”中帮助我们理清“角的度量”这课的基本知识(认识量角器,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基本技能(理解和掌握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的方法),以及内在的体验点(重合的数学思想),帮助我解答了“教学目标为什么重要?”的困惑。是啊,知识定了,目标定了,我们才能创造教材。这对处于一线的教师来说,无疑是盏指路明灯。

二、明确未来的前进方向

站大师的肩膀上看数学风景,我们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这样的方式学习让我接触到了更新的理论成果,但接下去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才真正开启我的“学习”之路。

教书真的是一件很专业的事情!所以,让自己变得更专业是首要任务。而“专业化”的进程,我该如何一步步实现呢?

1.以理念武装教学

在我们的心中,必须对小学数学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什么叫做数学?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时时拷问,始终保持这份对理念的执着之心——数学知识是一个整体,每一块的知识点虽单独存在,但却也是紧密相连的,我们不能把一节课、一个知识点单独分割开来。——这是“知识求联”的理念支撑。即,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追寻数学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

那么,如何设计一堂适宜学生所需的数学课堂呢?

需要我们站学生的立场,谨记:教知识得在熟悉教材、充分解读教材、充分考虑了学情后;学知识,就得让学生学有用的、需要的、能带的走的数学!而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经验的明白改造成知识的明白。

2.在实践中出真知

在这次培训的内容中,可以立马进行尝试就是模式化的迁移使用了。来自金华市湖海塘小学的冯美燕老师从整数、小数、分数、近似数、负数、用字母表示数等方面帮助我们分析了教学设计的“三大板斧”,即:是什么(从学生的经验中挖掘)?为什么?有什么用?运用各模块的相互联系,把知识串联成线。简单的三个问号中隐藏着太多的不简单。如果第一个问号解答的是知识层面的问题,那第二个问题就是更为深层的探究性学习了,而第三个问号所映射出的就是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作用了。而真正要领会其中的含义,真正地上好数学课,把学生教得越来越聪明,需要的是在实践中多思考,多考虑学生的需求,多问几个为什么;灵活运用教材,遇复杂的课要上得简单些,遇简单的课要上得有深度些。努力把数学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同时要进行有效的反思,站理论的高处看课堂,思课堂。评价的方式多样化,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到课堂过程的实施情况,到数学的价值利用,都应在反思中做好总结,为课堂的更佳实施打好基础。

时间匆匆而过,还没来得及消化吸收,培训已经结束。但经过了培训的洗礼之后,对待数学问题、数学教学的思考的角度就完全不一样了,思维方式也随之提升了。

期待着自己全新的蜕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132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802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566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58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67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5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64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91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7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96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2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8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35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单位换算贯穿始终。在小学阶段,主要涉猎的单位换算包括长度、面积、体积、重量、人民币以及时间方面...
    9f19d909a006阅读 4,057评论 0 1
  •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大旗,更加关注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倡导旨在克服单纯接受学习弊...
    悦读生活阅读 2,619评论 0 16
  • 一梦两三年 分秒日到月 不愿醒来不想睡去读不懂自己 橱窗的玻璃 华丽的矫饰 不想说谎不能承认没什么可惜 最后的曲终...
    肖梦阅读 229评论 0 0
  • 周国平,初知他的名字源自人教版语文书中有一篇他的文章,题目是《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当我和学生一起学完这篇课...
    静默草原阅读 758评论 2 16
  • 高二学生200块DIY智能手表,杨同学目标是去Google当工程师杨同学天才风采 朱忠旻:“创客马拉松”中的14岁...
    知心哥哥noly阅读 5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