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游戏管理问题上由妈妈管过渡到孩子自己管自己。
首先,要让孩子认清游戏对他的“意义”。
玩游戏有很多意义,对不同的孩子来说游戏的意义还不一样。有的孩子玩游戏是为了放松身心;有的是为了体验高强度的、全身心投入的这种畅快感;有的是喜欢在游戏中一级一级闯关打怪的成长感;也有的孩子在游戏里是真的玩出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所以他玩游戏的时候,有很强的胜任感;还有的孩子玩游戏是因为伙伴在玩,所以自己也要玩,这样跟伙伴交流的时候就有共同语言了,实际上他是拿游戏作为工具去增加自己的社会交往。
问完内在好处,才能去问孩子:如何玩游戏才能够实现他的目的。这个问题很重要,问明白了才能保证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上瘾,而是主动地控制。
我们一定跟孩子说明白:“孩子,妈妈支持你玩游戏,而且希望你玩得有收获。那我要问你几个问题,你觉得你要怎么玩这个游戏?每天玩多久?什么时间玩?用什么样的状态和精力来玩才能保证你最有收获?”这样问孩子就明白了,他要玩就一定要选择他有掌控感的时间。
其次,让孩子看到游戏之外的对他而言“重要的事”。
跟他说“周末每天可以玩半小时游戏,可以好好玩。但是还需要做好三件事:运动、读书和做作业。运动,周末两天要每天走10000步。读书,要每天读一小时书单上的书,摘抄10条好词佳句,每天写一条心得;做作业,要列好清单一项项完成,周日下午我们一起核查”。
最后,因为偷玩游戏内心冲突时,要学会“暂停”下来去体会这份冲突。
家长要认真地考虑到孩子可能面对的困难,跟孩子说:“当你内心想玩游戏和觉得应该学习的力量冲突的时候,别着急让自己做决定,也别着急去指责自己,你要去感受这个冲突,要对自己喊停,停下来去感受自己的内在情绪状态,去体会这种冲突的点到底是什么。”
家长不要盲目地跟孩子说“别玩游戏”,而是要和他一起探讨如何像管理学习、运动、阅读一样来管理玩游戏,并且学习如何协调这些任务,保证每一项任务都按要求完成。同时,家长要重视孩子内心对想玩游戏和应该学习之间的冲突,事先和他一起想好解决办法,多次演练实践,让孩子在学习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学会跟自己的冲突情绪友好相处。由家长管理到孩子自主管理这中间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为孩子搭建阶梯,帮助孩子实现自主管理,做自己的主人,做一个自律又自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