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在喜马拉雅订购了《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课》,到现在听了一半了。
感觉这个课程更适合大学生或刚毕业初入职场的人,80%的受众也都是些20多岁的人。不过,我听了之后也是非常有收获的。
我一般都是在上下班的路上听,10分钟的路程,以1.5倍速听,可以听两节。
今天情商课最后的小练习是,请你想一下,你人生中曾经出现过的一位好友,分析一下,TA是在现实层面,还是情感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跟你达成了交换,而成就了你们当初的友谊?
这我想到了高考补习那年认识的一个女孩,她叫刘文。
她是我的同桌,很漂亮,个子不高,瘦瘦的,眼睛大大的,有一种成熟知性的美。一开始她总是问我关于英语和数学方面的题,慢慢的就熟悉了。
她比我大3、4岁,中专毕业后在成都工作了几年,是关于广告设计方面的。她工作能力出色,得到了认可,但由于学历原因,工资待遇都上不去。于是,她索性辞职,回来参加复读备战高考,去实现自己考大学的梦想。她告诉我,她的目标是中央美院。
一开始我觉得她考上的机会很渺茫,因为她的基础知识太弱,英语要从最基本的音标和单词学起,数学也是初中水平,更别提其他科了。
但是,她是那种目标感、执行力和学习力都很强的人。我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她与我们这些一直待在学校里的学生的差别。对待学习,她可谓是如饥似渴,心无旁骛,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不知疲倦的学习,遇到问题就问老师,问同学,直到弄懂为止。
我们当时的作息安排是这样的,每天5点半起床,6点开始晨读,接着是满满一天的课。晚上晚自习10点下课,11点熄灯。而她每天要学到11点熄灯才回宿舍休息。一周放半天假,为了节约时间,她一周只洗一次头发,衣服每周拿回家让家人洗。就连每天一起去吃饭的路上,她也在和我讨论题,恨不得一天24小时全部用来学习。
在她身上,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忘我奋斗”、“拼尽全力”。
她说,她十分珍惜这次重返校园的机会,因为在社会上打拼过,才更加明白生存不易,梦想可贵,她一定要抓住这一年的学习机会,破釜沉舟,考上大学。
与正能量的人相处,就会有一种魔力,能够让你看清自己,开启心智。在和她的朝夕相处中,我内心的迷茫似乎慢慢退却,一点点被一束光照亮,之前所有的磨难和曾经以为的绝望,慢慢变成了希冀。
渐渐地,我仿佛开悟一般,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状态中,与她一起并肩战斗。我不再自怨自艾,而是像她一样,静下心来开始“主动”求知,像海绵一样吸纳知识,连之前最讨厌的数学和物理,我也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渐入佳境,甚至问到了老师都难以解答的问题。物理老师说,我这种认真专研物理的劲头,如果能够一直坚持下去,一定会在物理学上有所成就。
现在回忆起那段拼搏的岁月,虽然很苦,但是很充实,有盼头,很温暖。我们几乎形影不离,一起学习,一起吃饭,一起回宿舍,相互督促,相互鼓励。
学习上我帮她多一些,生活中她就像姐姐一样关心照顾我,教我如何高效率学习做事,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那一年我的胃病很少犯。
记得那时宿舍条件简陋,窗户都是用塑料纸糊的,漏风,冬天的晚上寒风呼呼的刮进来,我们盖两层被子脚依然是冷的,我的脸都有冻疮了。早上起床,所有的液体都结冰了,毛巾也冻成了冰棍。
记得我们每天早上6点到教室,她都会先在手上和脸上擦一种味道很好闻的面霜,每次她都让我也擦,说这样手和脸就不容易冻伤了。我的晨读时间就一直有一股清香、一丝温暖陪伴,至今记忆犹新。
艰苦而乏味的生活中,每天最令人期待的,就是吃饭时间,也是我们唯一的放松时间。学校食堂是一户人家承包的,做的饭很实惠可口,我们最喜欢的是隔天供应的炸菜角,馅儿由粉条、鸡蛋、豆腐干、油条碎、黄豆芽等组成,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菜角。
吃饭间隙,我们会聊很多话题,包括她的职场经历、人生感悟等,大多都很励志。记得她说她一小学同学,今年也在参加高考,在隔壁班,这已经是他第4次备战高考了。她还带我去见了见这位同学。这件事让已经参加两次高考的我逐渐放下了思想包袱,不再怨天尤人,明白了前途必须要靠自己去争取。
她的声音很好听,讲话不急不慢,条理清晰,从不讲大道理,但每次聊天我都很有收获,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最终,她考上了广州美院,我也如愿考上了一所师范大学。
得知喜讯后,我们俩人还相约一起去吃了一顿大餐,庆祝了一下。那次也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
分开时,我们彼此留下了家庭座机号码,相约到大学后继续写信联系的,但是,后来留的号码也找不到了,从那以后就没再联系。
有时候,一转身,就是永别。
有时候看《等着我》栏目,我也会有去寻找她的想法,但最终也只是想想而已。
如果今生有缘相见,我会对她说,谢谢你,陪伴我走过人生最黑暗的一段路,给了我前行的方向、动力和勇气。而那段一起奋斗的时光,已经变成我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断激励我积极进取,向命运抗争,向挫折挑战,独立而乐观,自信而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