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得承认对余秀华曾有过误解!
2015年,她刚刚走红时,我就注意到这个先天脑瘫的农妇诗人。她是靠着一首有标题党嫌疑的诗《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而几乎一夜爆红。就冲这首诗的题目,我便认定格调不高,想当然认为她写诗的背景无非就是一个生活枯燥乏味的农村妇女因为在QQ上结识了什么花言巧语的男人而动了少女心罢了,这些俗套的剧情完全没有新意。那时媒体还缺少对她深入的报道,回想起来我似乎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而看不起这个身体残疾又其貌不扬的农妇。她笔下的欲望与爱情,我能理解但感觉实在不入流。看了几首诗,也偶尔有那种喷薄的诗句写得很热烈,我甚至当时还截屏存下来,但看过也就忘了,即便感觉不错的诗句也是因她起点太低而凭空降低对作者的要求而已。
两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看到余秀华,看到她在《朗读者》中用自己别别扭扭的发声方式深情朗诵《给你》,我也必须得承认真是被她的诗她的朗读深深打动。诗里表达的这一种卑微的爱,等待对方人到暮年,围绕他的人群散尽,再去说爱他,再去拥抱他。“但是我从未放逐过自己……尽管这样,并不是为了见到你!”
我又在网上看了一部分影像记录才更多地了解了余秀华,才知道这样一个走路不稳、拿不牢笔、说不清楚话的人,在她天真单纯爽朗的笑容背后有着怎样不屈而高贵的灵魂。
原来她那首备受争议的《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题目来自网上的一句玩笑话,当时她在诗友的QQ群里就用这句做题目填了首诗,没想到竟然大火。原来是这样!我还猜想为什么就不能说是“去见你”,而偏偏要说“去睡你”,这不就是迎合恶俗嘛!
而为什么要写那么多关于爱情的诗,正如她自己说的,缺什么补什么,她要靠一些幻想活着。她说上天从她身上拿走了健康的身体,却给了她写诗的能力来表达自己,这是一种平衡,然而有些东西是永远地拿走了,那就是爱情。
当董卿在她朗读完毕时说期待着有一天她能对某个人说出我爱你时,余秀华歪着头露出小女孩一样天真的笑容回答:会的。但马上又补充到:如果下辈子还能相遇!
这就是机敏真诚又谦卑自知的余秀华,她知道自己的身体和外貌几乎不容许拥有梦想中的爱情,只把它作为一个梦想寄托于来世。
还有,当董卿一本正经地问余秀华如果用健康的身体来换写诗的才华,她愿意吗?我认为这样的问题很愚蠢,都是俗不可耐的套路。但余秀华回答得却巧妙,她说觉得那样也不好,看到大街上那么多好看的面孔,但是那些面孔后面有没有美丽的灵魂?
董卿是被那么多公众号捧上天的主持人,但是在先天脑瘫的余秀华面前并没有显出什么优势,倒是余秀华这个在人生的前几十年几乎没走出过村庄的人,完全可以在任何一个舞台上都不怯场并应付自如。
看影像记录里余秀华说到干活就受伤,割草伤了手,检讨自己太没用。说到她就是太有想法,满脸真诚地说都怪她自己。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
看她在冬日薄雪覆盖的田野踉踉跄跄地前行,真让人不由心生感慨:一个像她这样低起点的人都能顽强不屈高傲地活着,那我们这些健全人还有什么资格抱怨生活或者浪费光阴呢?
所谓——你所不珍惜的资源正是别人遥不可及的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