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特别喜欢撒娇,一见到父母,便像个婴儿似的搂着脖子不
松手,甚至大人走一步,他就跟一步,不论做什么都紧跟着。这
父母不免会感叹:孩子跟自己也太亲近了吧?
殊不知,孩子跟你过于亲近,是你平时跟他亲近得太少了
他向你娇是渴求爱的表现,是心中缺乏安全感,这才是他跟你过于亲近的原因。
孩子的这个问题,便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安全感效应”的一面。
小花妈妈每天早上去上班的时候,小花就会从床上爬起来,双手接
着妈妈的脖子哭闹着说:“妈妈不上班,妈妈不上班。”
小花快6岁了,每次都哭哭啼暗地磨蹭好长时间,弄得像生离
死别似的,让妈妈的心半天不安。
但是,等妈妈走了以后,小花就像换了个人似的非常懂事
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然后和奶奶一起去幼儿园。而且,她
在幼儿园里跟小朋友们玩得也很愉快,有时甚至还会像个小大人似
的照顾别的小朋友呢!
当奶奶与幼儿园的阿姨将小花的这些特殊变化告诉妈妈时,妈
妈感到非常奇怪,不知道这孩子究竟是怎么了。
请问,为什么妈妈在与不在的情况下,小花表现会判若两人?
很明显,这就是孩子内心的安全感效应在作怪。
原来,在小花9个月大的时候,妈妈就去上班了,她每天都由奶奶照看。
妈妈每天早上过早地离开,使幼小而天生敏感的小花觉
得自己没有了保护,生怕别人对自己怎么样,心里非常没有安全感。
所以,现在当妈妈每天早上要离开自己的时候,她就会产生一种失去保
护的情绪。
所以说,孩子的安全感行为完全来自于父母的关爱,他们幼小
的心灵需要足够的关怀与陪伴才能产生足够的自尊与自信,心里的
安全感才不会缺失。
那父母的哪些行为会影响到孩子心中的安全感呢?我们来看自
有没有做过以下几点吧:
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吵架;
在孩子的“认生期”转换主要抚养人;
父母对孩子的身体接触和拥抱等亲密动作平时做得过少
父母总是忙,未向孩子说明原因就宛然离开;
父母总是随意食言,并且常常不履行自己对孩子的承诺
对于一些生活的环境,总是向孩子夸大周围的危险。
那么,如何帮孩子建立安全感呢?以下几个方法可供你参考。
一、为孩子创造和睦的家庭
如果父母经常发生争吵或打架,或者是冷战、互不搭理,缺乏
家庭应有的快乐,孩子很可能会猜测父母是不是因为他才吵架,担
心父母会不会离开他。那么,生活在这样恐惧的生活之中,孩子
理上又怎么能形成安全感呢?
所以,孩子有一个快乐和睦的家庭,有疼他、爱他的爸爸妈妈
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二、找出孩子不安的原因
如果孩子的心情总是紧张不安,父母一定要找出他为何感到不
安的原因。比如,他人的惊吓或是某个家人的突然离开以及打架
争吵,或是猫、狗,打雷、鞭炮响等他害怕的事物。然后,对症
下药,消除孩子内心的恐惧,给予他安慰与爱抚,并帮助他重塑安全感。
三、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多信任他
很多时候,父母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明明说好与孩子一起
什么事面没有兑现,孩子就会对父母失去信任。
并且会觉得父母不关心自己,心里便会产生一些落寞感。
所以说,平时再忙也要抽时间陪伴孩子,并给孩子足够的信任
与支持—与孩子共度一些快乐的时光,孩子才能对父母有归属感
与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