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一部写给成人的童话

The little prince

今天是元宵节,小编在这里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昨晚后半夜才睡,一直在听喜马拉雅上李尚龙的《小王子》课程,并为此记录了笔记。只可惜我的《The little prince》送人了,没办法再重读一遍。所以这篇文章的观点有一部分是我龙哥的,还有一部分是我的。

听完了龙哥的《小王子》,内心真是十分激动,没想到小王子背后的哲学有这么多。当然,我更愿意相信的是,一本真正的好书,其中蕴含的道理一定是读者思考出来的,阅历不同的读者,对于《小王子》的解读一定也是不一样的。

好了,闲话少说,下面分别展开对于这本书的几个观点:

-1-求求你崇拜我吧

这是小王子在第二个星球上遇到的人,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他要所有的人都崇拜他。在他们的眼里,每个人都是他的崇拜者。

生活中这样的人也不少,总有那么一些人,活在别人的眼神中。总是存在着偶像包袱,还有一些自恋。这些人其实活的是很累的。他们在人前总是显出一副傲慢的表情,总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也总是喜欢炫耀自己的东西,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

他们无时无刻不活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里。在他人面前,总是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做给别人看,做着做着,甚至忘记了自我,忘记了自己本来的模样,活在伪装之下。这样的人注定是可悲的,他们注定不会交到真心的朋友。

-2-成人爱数字,而孩子重感情

关于这点我感触最深,想的也最多。

这个故事发生在第四颗星球上,这是个商人的星球。小王子到来时,他忙的不可开交,连头都没有抬一下,正在数着天上的星星。他认为自己拥有这些星星。

小王子问:“你要这些星星做什么啊?”

“什么也不做,我占有它们,它们使我发财致富。发财之后,我还可以买其他的星星,如果有人发现了别的星球的话。”

其实不只是这个商人,我相信所有的大人都对数字感兴趣。当我们长大后,有些东西发现它难以衡量时,我们就会用数字来衡量它。

举个例子吧,对于家长们来说,什么算好学生,什么算坏学生呢?他们一定会说成绩。是的,判断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准太多了,太麻烦。那么怎么能让它简单一点呢?当然是用成绩啊!只要这个学生成绩好,道德方面还过得去,没达到道德败坏的程度,那他就是好学生。

于是乎,这种区分好坏的标准变成了仅仅是成绩高低的考量。也因此有些人剑走偏锋,考试作弊,就为了让家长觉得他是一个好学生。家长呢,为了能让孩子成绩提高,不惜花重金让孩子去辅导班,给孩子安排个靠前的座位,甚至有的家长专门找老师给自己的孩子做一对一辅导……却不管孩子的真正兴趣是什么,未来究竟想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毕竟,这些都和成绩无关。

相信每个孩子的童年都会经历这样一段时期。那时候,你对所有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你可能看到别的孩子画画很好,想要学习画画;看到别的孩子会乐器,想要学习乐器;看到别的孩子写字漂亮,想要学习书法;看到别的孩子英语说得很好,很洋气,想要学习英语;看到别人什么都懂,很厉害,想要读大量的课外书;甚至看到电视里的奥特曼,想要拯救地球……

每当我和妈妈说想要学习以上这些时,妈妈总会和我说:“这有啥用啊?又不能当饭吃,快去学习。”听到这里,我无法反驳,因为我也说不出来这究竟有啥用,学了这些不能为我提高一丝一毫的成绩。于是压在心里,再也不提起。这些想法还没等尝试呢,就已经消失在内心深处了。

直到上了大学,学校里有各种各样的社团。书画协会、文学社、指弹社、英语社团,一应俱全。来到大学后,看到这些琳琅满目的社团时,我突然想到儿时的想法,原来学习这些还是有点儿用的。最近很火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让我觉得,其实多读读课外书也是有用的。还有最近有微信公众号专门解读金庸的小说,听说一个月能打赏100多万,我知道了其实读小说也没有老师说的那么不堪。

整个大学期间,我努力提高自己绩点,希望能多一分找工作的机会。可到了大四,招聘会到来的时候,看到他们的求职要求,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不会。不得不靠考研去逃避……

对于工作人士来说,工作好坏的衡量标准肯定就是工资的高低了。才不管这份工作对社会发展、个人成长有多大的贡献呢?所以那么多人都去当商人了。

还记得有一年,网上有一个段子。央视记者问底层工人:“你幸福么?”得到答复:“我姓曾。”问其他人时也得到了类似的答复。可见在他们心中,工资的高低也是衡量是否幸福的标准。如果他们有挣大钱的机会,他们才不会做这样一份低工资的工作呢—尽管他们的工作对于社会是有实际贡献的。

有人说过,大人以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小孩子的世界要比大人的世界丰富多彩的多,他们只是不会表达罢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接触的人,接触的事虽然多了,但我们受到的约束其实也更多了。

小时候,一盆水、一些泥巴我们能玩一天,也不会有人说我们什么;长大了,你会觉得那些东西幼稚无比。小时候,每个小孩子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他们觉得新鲜的东西都是美的,美的东西都是有用的;长大了,对于美这一感觉,好多人都已经麻木了。甚至,那些看似“美”的东西没有留在心里,都留在朋友圈了。

于是,大人开始对数字情有独钟,他们开始追求分数,开始追求工资,开始追求利益;小孩却对情感十分看重,他们喜欢一切认为美的东西,因此小王子呵护他的玫瑰,呵护他的火山……

-3-循环的点灯人——规矩的遵守

点灯人是小王子在第五个星球上遇到的人,小王子遇到他时他正在循环的点灯、熄灯。日出点灯,日落熄灯。随着星球转速越来越快,他也越来越忙。他是唯一一个小王子不讨厌的人,或许因为他点灯是为了照亮别人(虽然这个星球上只有他一个人),也或许是因为他是一个遵守规矩的人吧。

他向小王子哭诉:“原来还好,只是最近随着星球转速的加快,我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

小王子告诉他:“你就随着星球转动的方向走不就好了,星球这么小,那样你就可以不用这么频繁地看日出日落了。”

可点灯人告诉小王子,他想要睡觉,不想要走路。于是继续遵守着这已经过时了的规矩,继续忙碌着。

这真的很可怕,世界在变,时代也在改变。点灯人却还在遵循原来的规矩,不肯适应时代的变化,也不肯改变规矩,每天都活的十分辛苦。有些时候,规矩真的是可以毁了一个人的。

李尚龙有一篇文章叫做《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文中说到,年纪轻轻,不要过着一眼就能够望到死的生活,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做同样的事情。总有一天,这件事情会被机器所取代。那时候,你会发现自己除了这个什么也做不了。优秀不够,你需要无可替代,只有每天都进步的生活才是最稳定的。

同时,规矩也可能改变一个人。在体制中,或许你会成为你曾经所讨厌的那种人,毕竟,领导喜欢这样的人。这也是如今好多人的工作状态,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却没时间反思一下自己究竟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做了什么对提升自己有益的事。他们忙东忙西,却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幸福感。

《小王子》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童话,更是道出了成长的代价。小王子长大后,也一定会成为他遇到的讨厌的那些人之一。所谓成长,就是你失去了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失去了那双发现美、呵护美的眼睛,开始肩负更多的责任,开始追逐那些所谓的“数字”,开始变成自己曾经不喜欢的样子。

《掌柜说西游》也曾说过,孙悟空代表童年,战天斗地,无所畏惧;猪八戒代表青年,偷奸耍滑,还有点儿好色;沙和尚代表中年,成熟稳重,略有心机;唐僧代表老年,追求稳定,甚至有些迂腐。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孙悟空最终一定会变成唐僧,我想,这是你我都不愿意看到的吧。不过,这就是成长。

-END-

感谢阅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