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方法有很多,也一直在探寻适合自己的方法,近来有点小收获,与大家分享。
不动笔墨不看书
“不动笔墨不看书”。这是毛泽东老师徐特立老先生教给他的一种读书方法。毛主席读《二十四史》一共写下了3583个字的批注,有历史人物的点评,也有历史事件中战术、战役、战略和战争的批注等等。如,在《唐书》中的《姚崇传》的开头就写下“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主席他老人家边阅读,边批注,效果显著的读书好方法,无疑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书读百遍
毛主席一生当中读书可谓破万卷,很多书都是读上了数遍甚至十几遍。曾为毛主席做图书服务工作的徐光远在《毛泽东晚年读书纪实》一书中,就记述了毛主席光《资治通鉴》就读了17遍之多。1968年8月18日,毛主席说:“《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徐光远说,从主席读过的《二十四史》的许多人物传、本纪等批注、批画的笔迹可以看出他至少读过五遍以上。可见,主席的远见卓识与其书读百遍不无关系。
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同样重要。毛主席在这方面同样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早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就说过:“《红楼梦》有极丰富的社会史料。”1961年12月20日,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大区第一书记会议上说过:“《红楼梦》写的是很精细的社会历史。对《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 把《红楼梦》当作历史读,这是毛主席读《红楼梦》的一种主要方法,不是单纯地把它当成小说来消遣,这就是边读边思考的一个过程,从中了解封建社会的特点和阶级斗争的情况,从而用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
方法固然重要,但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