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比较混的一天了,好像什么都没有做
眼看快双十二了,双十一的时候忘记给家里的父母买点东西,今天抽空网上看了些,也不知道买啥,还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给父亲买了把二胡。父亲不抽烟,也不酗酒,偶尔干活累了,回家喝点。父亲比较爱唱歌,时不时也拉拉二胡,出社会工作也快三年了,才给父亲买了把二胡。自己也不是很懂,只能选比较昂贵的买。回去父亲也试着拉给我听,感觉音色还不如他之前拉的那个小几百的音色好。
现在父母亲的唯一惦记的就是我的婚事。好像父母那个年代的人,都在为我们这代惦记——终生大事。
不知道你们的父母是不是经常催,我经常被我妈说。从小就很少跟父亲有所沟通,一直以来都是和母亲沟通的比较多,但是母亲是个钱迷子,省吃俭用。父亲和我都经常说她,好像没有一点点用处。可能是形成了那样的认知,再去更改好像也不大可能。以前跟母亲沟通这些,我可能都会比较火大,现在也说的够了,每次星星点点的带那么几句就好。相信你们的父母亲也有一个这样的人吧。
我在兼职的地方空闲和老大哥聊天,我说我们这代人,好像就是个劳碌的命,刚出校门,就面临父母亲的催婚,紧接着就是孩子的出生,必须得有钱来做铺垫才行。那个老大哥就说,小伙子啊,我也就不到四十,我那会和你们现在差不了多少的。生活就是如此,忙碌也好。我是安徽人,在我眼里江苏人的老年人,应该都步入了养老的生活。毕竟江苏省的经济比较好。与我们安徽临近的宿迁市,那边的经济从街道上的道路就可以看得出来。家里的人 一直调侃,从南京回去的高速上,车子开始颠簸了,你就到了安徽的境地了,事实也确实如此。宿迁市大概是江苏省各个市最落后的了吧,但是依然比我们安徽省发达。
这充分说明了,江苏省是比安徽有多发达。所以我觉得既然这么发达了,为何还是能见到一些江苏省的老人家,六七十岁还在忙碌,不应该是享晚年的时光吗?以前我一直想,等父母到了六十岁,也就开始享晚年,相信很多我这个年纪的人,都是这么想的吧。现在看来,我根本没有那个实力。有一次我就跟父母亲提过这个事,父亲认可我的话,但目前觉得能挣一些是一些,大概意思是不想依赖我。后来我的观念也被慢慢的瓦解,也确实,人到了老年时候,如果不忙碌一些,可能身体也不会太硬朗。所以就想着,在他们年迈的时候,找一份不累然后还能稍微忙碌的工作,或者回老家,种着四五亩也好。
闲暇时候,母亲做几件小孩子的衣裳,纳几双家常穿的拖鞋和过冬的棉鞋,日子也挺自在。父亲可以跟邻居打打小麻将啊什么的。这是我现在想的,我也一直在挣钱,能利用的时间必须利用起来。与其温水煮青蛙等死,不如早点跳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