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作为新时代青年基层干部,我们要始终怀“为民”之心,行“利民”之便,施“惠民”之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准则,所想、所向、所为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躬身“向下沉”,勤学、善思、笃行,抓住和利用好一切时机,不断提升为民办事服务的能力。
以“学不够”的恒心,增强为民服务的本领。基层工作复杂繁多,往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涵盖着群众生活的“菜篮子”、“果篮子”和“米袋子”,以及就业、医疗、卫生健康、农业生产等方方面面,如何将这千条线理顺、理好是每一名基层干部的必修课。因此,我们要学政策、理论,懂规则、方法,知困难、进退,向领导学习、向同事请教、向老百姓提问,紧扣为民心弦、发展为民的责任,有效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努力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维护合法权益、助力提升生活品质等方面自我锤炼,增强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关键时刻用得上、冲得出、打的赢的干部。
以“话不完”的关心,增强群众工作的能力。人民群众是我们的第一服务对象,服务周到与否、满意与否,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基层是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只有深入到基层中,才能了解到最“接地气”的工作方法。基层干部就是要放得下“架子”、抽得出“身子”,同村“两委”、“访惠聚”工作队经常到村民的院子以及田间地头上了解诉求、听取意见,与他们拉进关系,体会他们朴实的愿望、真切的需求,如此才能更好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以“用不完”的善心,增强办事服务的韧性。以问题为导向,及时了解群众的“当前需”是什么,群众的“心中忧”有哪些,群众的“眼下难”怎么办,坚持服务发展走在前,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推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结对帮扶、上门服务等制度,把群众当成“心上人”,紧盯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问题,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居民生活区房屋、空中线缆安全隐患,生活供水等问题,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让群众只跑一趟、只问一遍、只办一次。强化自我担当意识,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困难问题敢负责,出现过失勇担责,以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为出发点,以做实服务为落脚点,全力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等问题,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