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终于踩着6月9日的尾巴结束了!
谁知考生们刚出考场,那边微博上就炸开了锅!大家都在说,今年高考数学试卷太奇葩了,题目太刁钻……
其实“奇葩”的科目,岂止数学一科,英语卷、语文卷也纷纷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
一位一线教师表示:高考命题的特点,往往代表着未来的教育方向。
所以家长们,既然“指挥棒”确实存在,我们不妨好好研究研究,早早帮孩子培养起来。
高考试题体现了哪些新理念新特点?
重点考察学生哪些能力?
给孩子教育带来怎样的启发?
01
英语卷
这是今年高考英语全国Ⅰ卷阅读理解的内容来源:
惊呆了有木有?很多家长都没看过吧?
这些文章有的来源于加拿大的政府网站,还有的来源美国的圣地亚哥电台、化学协会、科技新闻门户网站、还有甚至来自纽约时报……
大家都知道,英语高考的时间有多宝贵,看过类似文章的孩子和没看过的孩子,从阅卷时长上就已拉开了差距!更别说理解题意和准确答题了。
高考英语卷告诉我们:
孩子的眼界越宽,他们能获得的人生筹码就越多!
02
语文卷
“满满的正能量、浓浓的育人味”
“德智体美劳高考全体现,试卷带领孩子美起来、动起来”
“高考试题让学生答卷有益”……
很多专家都对今年高考语文试题充满了赞美之情!
“确实,这几年的高考试题强调思辨和论述了。”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说。这个特点从今年的作文题上就有明显的体现!
比如今年的江苏卷以“五味调和”为主题,“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
虽然读起来有点拗口,但实际上是引导考生进行换位思考,然后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这是在督促学生去思辨。
如果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又没有很好的思辨能力,就很难写出优秀的作文。
今年的高考语文告诉我们:
孩子的创造力、思维力等综合素养,
已成为应对未来复杂世界挑战的重要能力。
03
数学卷
全国卷三的 一朵云,愁坏了无数考生:
全国考生忍不住吐槽:
全国卷一之维纳斯身高,被戏称为神仙难题!
它需要考生运用黄金比例的标准,测出“维纳斯”的身高:
既然题目出了,考生们硬着头皮打个草稿,开始做吧……
左边是美术生眼中的维纳斯,右边是理科生眼中的维纳斯,简直就是传说中的“灵魂画手”。
后来听说,有些名校的学生看到这道题后也无从下手,学校还因此组织了“慰问团”,让学生一车一车地哭。
网上有人问:
为什么高考数学题会掺杂些”不纯粹”的东西?
惊喜的是,高考数学命题组居然回应了:
今年的高考数学试卷,着重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学科素养导向,注重能力考查,全面覆盖基础知识、增强综合性、应用性。
以真实情境为载体,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在数学教育、评价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高考选拔人才的标准,开始更注重孩子的综合能力表现。
所以就有家长表示了,数学都能考到维纳斯,没准明年会有蒙娜丽莎呢!
04
父母怎么做才能提升孩子的眼界?
一篇“19岁双胞胎被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双双录取”的报道曾在网络上走红,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热议。
他们都过着不一样的人生:
当别的孩子寒暑假在补习时,她们可以跟着家里人环游世界;
当别的孩子疯狂刷题时,她们却可以滑雪、长跑、观星辰、当志愿者;
当别的孩子放学忙着写作业时,她们却是被赶去打网球、练跆拳道……
姐妹俩成绩优异,而且精通四国语言、兴趣爱好广泛。虽然她们花费很多应试以外的精力,但依然成为非常优秀的人!
孩子的未来能够更成功、更幸福,取决于Ta被唤醒后的自发成长,是“自我驱动式”的学习。
很明显,她们就是自驱式学习的受益者。
因为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会自驱式地主动学习,从更高的层面规划,着眼长远,结合孩子自身的特长和兴趣,最终Ta会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一鸣惊人。
"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
素质教育,应该是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以美国为例:美国大学要录取学生,SAT考试只是作为其中一项考察标准,此外还要看学生的多元能力——他们参加了什么课外活动,做了什么科研项目,有什么兴趣特长等等。
美国一流大学甚至常常拒绝录取SAT高分的学生,只因为他们希望招收更多拥有多元能力的学生。
跨学科课程就是重视孩子的思考和问题思维引导,它的目的并非是学习技能或者知识本身,而更像是知识的索引,是在面对未来世界时,产生跨界视角,培养综合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
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拥有更全面的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