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值得每个人静下心来认真阅读的书。因为在信息爆炸的现在,所有会使用媒介获取信息的人都应该对信息鸿沟和新闻素养有自己的看法。
媒介素养
大众传播作为社会的信息系统,是组织的产物,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媒体建构的世界与真实世界是有差距的,对媒体要有清醒的认识并持有一定的质疑态度,而媒介素养工作者,则致力于揭示媒体的政治、商业宣传手段和公关技巧。
英国政治学家李普曼曾提出“拟态环境”的概念,它是指,媒体建构的环境即信息环境并非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再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同时,李普曼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他知道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还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往往无法认识到这一点。
作者借此提醒人们,面对拟态环境要保持冷静思考和理性怀疑,尤其是在信息超载时代,不要被媒体牵着鼻子走。对此,受众应持有一定的媒介素养,简单点理解就是人与媒介打交道的能力,它包括三个基本层面:
认知媒介:对媒介性质、功能以及对媒介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互动关系的正确评价。
参与媒介:参与媒介信息传播,成为媒介信息积极主动的获取者、解读者、以及媒介信息负面印象的自觉抵御者。
使用媒介:运用媒介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不仅包括操作媒介传播信息的技能,还包括使用媒介进行公众监督、优化传播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民主发展。
在生活中,受众要学会区分官方信源和网络消息,对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的信息要存疑,不偏信谣言,不做假新闻的二次传播者,在谨慎发表对事态的看法的同时,还需端正自己的态度,在公共舆论场里,每个人都有表达自由的权利,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保持理智。
信息鸿沟
不是网民和非网民之间的差距,而在有能力创造知识的人和习惯于先入为主、固步自封的人之间的。
它也被称为数字鸿沟,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社区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及贫富进一步两极分化的趋势。简单点理解就是因为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快速更新,更快掌握技术应用的人和慢一步了解的人之间产生知识区隔。
作为千禧一代,我其实并没有深刻感受过两个世纪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产生的巨大变化,但是在人们越来越擅长用互联网作生产工具之用的当下,我会经常思考技术是否有善恶之分。技术之善可能是因为它提高了生产效率,造福于人类,而技术之恶可能是因为它同时也给丑恶的人性和沦落的道德提供机会。但仔细想想,技术并没有善恶之分,因为技术之用在于人,就像今日头条用算法技术推荐新闻方便人们获取资讯,但也同时记录了人们的阅读偏好,有悖用户隐私保护条例,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无法判断算法技术的好坏。
新闻素养
新闻素养若从麦奎尔的角度出发,则可理解为传播者的责任,大概包括了六个层面:媒介自由,传播者在传播多种声音的同时也要对众多的需求作出回应;媒介平等,即给每个群体自由表达言论的权利;多样化,因为多样化的媒介能够呈现不同阶层、不同立场的受众观点,确保媒介的公正性;信息品质,即客观性,既是对媒介实践的一种特定形式,也是对信息收集、处理与分配过程的一种特定态度(中立立场,没有党派色彩,没有隐藏动机);社会秩序,媒体做多元报道,维护社会稳定,因为社会本就是由许多小团体、不同身份和不同利益所组成的;文化秩序,传播者要支持更广泛的文化政策,对不同种类的文化品质也采取支持的态度。
而在文中,作者直接提出了六个问题:
我碰到的是什么内容?
信息完整吗?假如不完整,缺少了什么?
信源是谁/什么?我为什么要相信他们?
提供了什么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
其他可能性解释或理解是什么?
我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吗?
个人认为作为传播者的我们,要学会识别新闻来源和类别,帮助受众见证一切,既可以是网络信息的聚合者,也可以是公共事件的调查者,并且,在平台创建便于受众交流的公共论坛中,我们需要坚持信息客观性,适当扮演“释义者”的角色,帮助受众证明哪些事实是真实的、可信的,争取成为监督权力者、公民记者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