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很久未联系的昔日同窗好友突然来电,让我欣喜万分,电话那端,语调平缓带着些许无奈,少了往日的那份明媚自信。也许,这也是生活给予我们很多人共同的变化。
我知道,此时此刻,我充当一个忠实的听众更为合适。果然,她说起了家庭的琐事,提起工作的压力,特别是对现在刚刚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状态的困惑和莫名的恐慌,我不停地应承着,她在说自己,更像是在说我们很多人共同的心声。她缓慢诉说,平静中透着忧伤。。。
“我现在经常担心我的父母会突然某一天不辞而别,丢下我不管,每一次探望,都发现他们头上的白发更多,脸上的皱纹更深,步履蹒跚,打电话时他们的耳朵都有点背,我很想待在他们身边,陪他们安度晚年,可身不由己自己要工作,有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前几日父母前来看我,看到我现在糟糕的状况,黯然神伤。在父母眼中我永远是个孩子,可我知道我已经身为父母,有了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最终父母老泪纵横,硬塞给我一笔钱回去了。。。。。。”
我认真地听着,鼻子却酸酸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是很多普通儿女共同的担忧。我想起了我的父母,平日里几天没有电话联系,母亲总打电话询问,有什么事情,不在她身边让她很是担忧,希望我经常和她保持联系。昔日的锐气,说话时的锋芒,在新的家庭,在步入社会,那种无所适从。。。。。。所有这些我深有感触。
“恩,是很多困难,但是我们勇敢面对,我相信这些都会过去的,”我回答说;我们的谈话明快轻松了起来。
“那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谢谢你听我啰嗦”挂了电话,我长长舒了一口气。
在生活中,挫折,困难,固然扰人,烦心;因为这些带给我们直接的感受就是灰心丧气,无所适从,至于锻炼心智,益于成长,这些都是潜在的影响,无法短时间直观感受到,所以,既然避免不了,那就勇敢的和生活面对面,其实只要坦然淡定,从容生活,不浪费时间去纠结生活中不愉快的人或事,因为那不必要,更不值得,只要不断行进,那些不堪自成往事!
有一则小故事说王阳明游南镇,一个朋友指着石头中的花树,问他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那么这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和我心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你见到这花之前,花与你的心各自寂静;你来看此花时,花进入我们的内心,此花便在心头显现出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便是有名的“岩中花树”的故事,包括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等故事言论,虽然教科书上把他作为唯心主义的典范。 我们现在暂不管他什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但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态度决定一切,意识指导行动,从没停止上演。这个世界在你眼中呈现甚么样子,就在于你的心态,态度。
我想起了一篇文章,内容叫“心烦时记住的三句话”,因为人活在世间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遇到困难和烦心的事就要自己化解,时刻拥有乐观的心态和快乐的心境。所以在生活中遇到烦恼时要学会说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算了吧!生活中有许多事,可能你经过再多的努力都无法达到,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必定有限,要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只要自己努力过、争取过,其实结果已经不重要了。
第二句话是:不要紧!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对自己说“不要紧”。因为积极乐观的态度是解决和战胜任何困难的第一步。上天对每人都是公平的,它在关上一扇門的同时,必定会打开一扇窗。
第三句话是:会过去的!不管雨下得多大,连续下几天,总有晴天的時候。所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坚信总有雨过天晴的時候。
一句“算了吧”告诉自己:凡事努力但不可执着……
一句“不要紧”告诉自己:凡事努力了就无怨无悔……
一句“会过去”告诉自己:明媚阳光总在风雨后……
生活中,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我们应该做个积极的人。在烦恼面前乐观向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