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难断家务事。
家家有本难念。
似乎这些俗语都注定家务事很难解决。这也让我们很多人,在面对这些事时,莫名给自己暗示,告诉自己——家家如此,很难解决。但是要知道,伤口永远会越割越大,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所以,我更倡导大家能够慢慢追溯家庭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当然,这个问题可能谈论起来需要很强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在后期的分享中,我会不断与大家分享一些心理学观念和解决方法。
今天想为大家介绍一个很实用的解决家庭矛盾的模式——家庭会议。
理论课堂
家庭会议的原理其实来自于沟通视窗。沟通视窗描述了四个沟通象限。
•公开象限: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
•隐私象限: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
•盲点象限: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
•潜能象限: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
从心理学上讲,人都是想把更多的事物纳入自己的掌控范围以让自己拥有安全感,所以我们都对自己熟悉的人充满了信任,对陌生人满是怀疑;而一旦我们掌握这个规律进行自我揭示时,实际上就是给别人营造安全感的氛围,以获得信任。家庭亦如此。
下面是扩大公开象限的方法:
•自我揭示:缩小隐私象限, 扩大公开象限,
达到自我成长:如公开演讲,谈经历。
•恳请反馈:缩小盲点象限, 扩大公开象限,
收获尊敬信任:一个原则,求着别人说。
知道了这一理论,我们就可以通过家人们各自扩大公开象限,来取得尊重和信任,让每一个人能够获得安全感,获得彼此的理解,会减少很多家庭矛盾。
实战应用
在我们进行家庭会议筹备时,需要抱有坚定的信念,相信一家人是可以共同把问题解决。
【1】准备工作
提前充分的准备,可以更好的促进家庭会议的高效影响。
会议前,要明确本周主题,会议流程,会议人员职能安排等。把准备的内容,提前告诉各位家人,让大家可以做好会上发言和总结工作准备。
【2】会议主题
为了更好的促进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需定时召开主题家庭会议。
例如:
暂定主题是——家和万事兴。通过扩大每个人的公开象限,缩小隐私象限,增加家庭成员彼此信任和理解,同时完成每周一夸,做到二级反馈。(夸努力的过程)
【3】角色明确
这一点很重要,每个人有了角色以后,就会全身心参与到会议中,就不会出现扯皮推诿和打酱油的现象。
例如:
爷爷:总结发言人
奶奶:优先发言人
爸爸:主持人
妈妈:记录官
大宝:后勤保障官
小宝:大宝助理
【4】流程安排
会议流程是遵循会议主题的,尽量让每个人都有发言机会,切勿搞成一言堂。
例如:
第一项:每个人描述一次自己人生中最激动的时刻。
第二项:每个人对在座的各位进行轮番夸奖,夸出理由。
第三项:每个人提一个本周遇到的一个问题。
第四项:请主持人按照GROW模型帮助分析第三项家庭问题,组织大家探索找到双赢答案。
第五项:爷爷总结发言。
【5】应急预案
会议解决的问题很可能是很多根深蒂固的疑难杂症,所以要把最坏的情况思考到,做好足够的准备。
例如:
由于第四项内容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大,所以需要给予更多关注。如遇马上要爆发的事,首先请妈妈保持沉默,由爸爸进行共情倾听,尽快转到下一流程。
会后就冲突性问题进行多向沟通。可以有针对性得组织头脑风暴,进行解决方案大采集。要特别注意,在准备召开和解会议之前,提前询问每个人的退让弹性尤为重要。
【6】参会心态
一家人,要抱着感恩的心态参加会议。每个人要多为他人着想,进行换位思考。
如果会议中发生争执,请爸爸妈妈拉起手,爷爷奶奶拉起手,姐姐弟弟拉起手,对视10秒,深呼吸,微微点头3次,然后继续会议流程。
最后这个富有仪式性的环节,是想让家里每个人明白,我们是一家人,只有家人一条心,任何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