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交流的过程中,真诚和坦诚,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流成本。
真诚的前提是有交流的意愿,同时愿意真正地服务于交流目标。坦诚的前提是对交流方的信任,和对双方利益和人格的尊重。
没有真诚与坦诚的交流,等同于欺骗。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某人城府比较深入,就当属此列。
城府,即是防护,也是守卫,守护的是自身的利益,同时为了这利益,用语言技巧掩盖真实。
如果说,在交流的时候,各方都在拼技巧,问话旁敲侧击外加揣测,这样的对话几乎很难进行下去。即使,在言语的技巧上,在所谓的态度上表现得再诚恳,也无法掩盖当事者对于自己内心真实想法守护的意图。
人是趋利的,这是本性。
如果人人都擅于迂回之术,会将沟通的时间和情绪成本成倍翻番。而人也总会在左右试探之后,失去继续交流的兴趣。
如果深入探究无法做到真诚的人的心理,无非是有担心和恐惧。担心自己的利益没有保障,从而将自己斟酌的过程中关于欲侵占对方利益的念头,用顾左右而言他或者撒谎的方式掩藏起来,就象掩藏了巨大的宝藏。
说到利益,人的第一反应总是金钱,或者是物质。其实,利益有很多,只要是对自己有好处的都能算作利益。
就象马斯洛对人性需求里分析的那样,无论在哪一个层级,只要这些需求能够得到满足的,都统称之为好处。
马斯洛需求层次:
第一层次:生理上的需要
如果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第二层次:安全上的需要
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第三层次: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友情、爱情、性、亲密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第四层次:尊重的需要
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价值。
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
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在清晰了这些好处以后,就知道在日常的对话或者交流过程中,自己不真诚或者不能坦诚以待时,究竟失去的到底是什么。
看到了,自己内在的需求,同时也看到了他人的需求,在基本需求尊重的前提下,做到真诚与坦诚,以最低的沟通成本,达到最高度的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