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的奴隶”,这个词我是第一次听说,当时我的第一反应便是孟子的一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我听了很多次,也知道他的意思,但我从来没有想这样突然想起它。
我们似乎从来都没有做过自己。我们大部分人,都似乎一样的长大,一样的小学,中学,大学。假如有一天,你的父母突然告诉你你没书读了,那是我们该怎么办?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问题。因为一直以来,我们都生活在学生的身份之下,受到家人们的保护,得到了我们的“安全感”,慢慢地,我们开始害怕失去,知道人生的方向也不敢付出行动,还特别害怕家人们打着“爱”的名义要求我们做些我们不想做的事,从而深陷安全感的沼泽,无法自拔。
长大了,步入社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无法独自在社会上立足,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工作,一套自己的房子。这些让我们在大海中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岛屿,属于自己的“安全感”。一个人居住太寂寞了,没有安全感,所以我们开始寻找我们的另一半,一起来到了岛屿。往后,风景不再变换。待到夕阳西下,我们回想起年轻时的海浪,不得暗自叹息。
因为我们从来不知道自己内心的世界,也没有认真对和自己对话,和自己做朋友。静静地呤听自己的声音,而是不断地用物质来填满内心的空虚,时间长了都习以为常,认为那就是安全感,那就是幸福。而幼时一幕幕被肯定的话语已经走远。其实我们最遗憾的是,从来都没有感受过被别人坚定选择的感觉,就好像,她刚好需要你,而你,刚好在。安全感,它从来都不是从别人身上要什么,而是内心深处,一种被需要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