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去世后,我爸妈就打算把奶奶从老家接到我家住,我家房间也多,妈妈在家做饭,奶奶冬天也不用烧炕,住在我们身边,我们放心,也安心。
奶奶从老家来,住在我们精心打造的房间,有沙发,有棉新被子,新床单,毛巾,牙杯…………
我们都想着,奶奶肯定住的舒服,比在老家条件好多了,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我家人多也热闹,我妈妈做饭也好吃。我晚上和我奶奶住,给奶奶做个伴,怕奶奶寂寞。
我问奶奶住的习惯吗?奶奶意味深长说:习惯。
但是,我发现,平时有空我奶奶也要回老家看看,转一圈,不到一周就要回去。有一次我跟着奶奶回老家,奶奶打开老家门,把老家所有东西都要眼过一遍,把老家炕上床单铺平,即使再平,把桌子都要擦一遍,地扫一遍,也要把爷爷照片看一遍……
叶落归根,后来,我爸妈越来越了解奶奶了,了解老人了。即使老家的东西再不能用,再占地方,这些东西都是伴随着长辈经历过来的,都饱含感情,千万不要扔。
作为年轻人追求物质上的新颖性,特殊性,对长辈那些普普通通的东西未必理解,因为我们经历的太少,因为我们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
愿,年轻人们理解。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老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