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后台有粉丝留言,让我推荐些好看的书,或者问怎么才能坚持做到每天看书,该怎么才能提升阅读能力等等这类的问题。于是我便一一解答,后来灵机一动,不如写成文章,分享给大家岂不是更好。
关于阅读,其实我做的也并不是很好,而且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的那种,而至于要说推荐书,列书单,我只服蒋方舟。不过,在阅读方面有几点是可以分享的。一个乐于写东西的人,多数也是愿意分享的人。
总结几点,还望不吝赐教:
1
了解自己的阅读兴趣。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看什么,也不能区分读物的性质。比如,我个人就很受不了一些人问我“你爱看什么书啊”,每当我想脱口而出是小说时,都会犹豫,我说的小说跟你想的一样吗?
先确定自己喜欢读哪类的,人文社科的,历史的,小说的,纪实等等,会阅读的人就会慢慢就会有经验,一本书里往往会涉及到其他相关联或者被提及的书,于是就可以跟着作者的引导进一步扩展阅读,行程进一步的积累。慢慢的就打开了自己阅读面,找到了自己阅读的兴趣点,由此及彼不断延伸。
2
制定一个可行性强的阅读计划。以前我总是随性的想到要买书了买两本,想要看了拿起来就看。于是,一本书拖拖拉拉的可以看上好久,经常出现烂尾,如此一年也看不了几本书。后来我开始制定了一个年度阅读计划,一年规定看完25本书,最开始没有实现,但也大大提高了效率。
这两年算是能够完成这个年度计划,同时也能提高阅读量,容易读的书可以在一两天就看完,难读的也尽量在两周左右搞定,这样一年下来大概能实现40本左右了。平均20万字,也差不多是800万字的阅读量了。
3
坚持做读书笔记或者读后感。很多人都说看完的书记不住,这本没看完,就忘了之前看的是什么了。其实常人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正所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看的东西用笔记下了,最好是写成读后感,如果不愿意别人看到,那就自己看好了,这样不仅有助于记忆,同时也可以把看书的内容转化成为自己的,何乐不为呢!
有人看书不爱在书上做笔记,我则不然,我一般会把觉得好的或者对我有触动的就划下来,或者做点小标记。毕竟我的书一向不外借,我也不用担心谁看了会笑话我,再者有些书我回过头来还要再看,也会是一个不错的对照,看看自己的成长。
4
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大部分人都是要上班上课的,不会有很多集中的时间,尤其在现在快速数字化的时代,我们多数都是在用八小时以外的时间来做自己的事情。而看书很多时候不能排在靠前的位置。那么既然这样,就多利用碎片的时间吧。比如上下班的时间,如果纸质不方便,可以用kindle这样的阅读工具,我个人觉得会比手机好用,对眼睛好。
我利用成习惯的时间就是睡前,我很在意我下班回家的时间都做了什么,如果只用来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剧,我会觉得我愧对自己。每天我至少要有半个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要知道看个两三页就草草了事不如不看。
一般坐飞机火车等长途工具时,我都会带上一本书,我很少电影电视剧在手机里无聊的时候看,多数是带上一本书。有好几本书是我平日看不进去的,却都是在火车或者飞机上看完的,效率很高。
5
可以多和爱读书的交流。在我看来阅读,虽然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根据个人喜好而来的事情,不过也是可以互相切磋的啊。自古有着“文人相轻”一说,可现在谁还能闭门造车呢,外面的世界一天一个样呢!
我觉得可以参加一些读书会,读者交流等之类的活动,还可以关注一些关于读书的线上活动,这是非常有利于打开自己阅读面的一种方法。
我是觉得爱书之人往往“惺惺相惜”。
6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而成为自己敌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习惯。很多时候成也习惯,败也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后,你会发现你的世界被打开了,你能够看到你双脚不能到的地方,你能知道你未曾经历的过去发生了什么,你能感受到各种知识汇聚后带给你的力量。
开头提到列书单我最服蒋方舟,此话何意呢?
我看过她写的《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几年前看的了,一本关于她成长经历以及很多很多她写的读书笔记、评论文章、命题文稿等。绝对的旁征博引,我当时相当惊讶她是有看过多少书,里面很多的书名和作家都没听过,我一直想要把她这本书里提及的书整理出来,我想我要把这件事尽快完成。那么凡是不知道自己想要看什么书的,想要别人推荐的,不如就先看看这本《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吧。
就此搁笔,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