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
读过很多书,却记不住读了哪些内容。
觉得这本书特别好,向别人介绍这本书的时候又说不出好在哪里。
明明读的很认真,真正想用的时候却怎么都回忆不起来。
这只有一个原因——读书效率低。
不是你记忆力不好,也不是读书的时候不认真,而是你没有提取书中的关键知识点。你只是一股脑的读了,分不清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从头读到尾。
还有,我们都知道只有将新知识和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结合起来,才更容易记住,否则书还是书,你还是你。
如此读书,别说隔几天了,就是读完书立刻回忆,你都未必能回忆起最开始发生了什么。
我在正式学习阅读之前,也是这样。感觉上读了很多书,其实啥也没记住,用的时候完全想不起来,更别提指导我的学习和生活了。
啊?读书是要学习的啊。对,你没听错,读书是要学习的。今天我就给你推荐这几本书,和你好好说道说道。
一、阅读:决定内容的优先级。
前面我们说到,要想读书能记住所读内容,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阅读效率,而提高阅读效率第一步的就是决定阅读内容的优先级。也就是说,分清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
《沟通圣经》这本书里说的非常具体,拿到一本书,我们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浏览和略读。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快速的将书本内容进行分类。
重要的:仔细阅读。
次要的:读完重要的内容之后,有时间再读。
不重要的:直接忽略。
将你的80%的精力运用到20%最重要的事情上,效率自然会高,记忆的效率也会大幅度提升,这也很符合著名的“二八定律”。
那具体怎样可以做到略读呢?《沟通圣经》里提到了七条略读规则:
1.用你最快的速度阅读。
2.遇到有趣的地方不要停下来,这会影响你对整篇内容的评估。
3.阅读文件或篇章的第一段。
4.优先阅读标题、目录和总结。
5.阅读每一段的第一句,只读第一句。
6.这些段落的第一句,通常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连贯起来的。
7.在结尾的部分,放慢速度,最后两三段完整读过去。
通过这个规则,你基本上就已经可以有选择的阅读你手里的书籍了。而这种方式的阅读就是帮助你记住书中内容的首要规则。
二、记笔记:葱鲔火锅式。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俗么?俗。有用么?真有用。
读是读了,而且也能选择你需要的内容读了,但是如果只是阅读而不动笔,即使花了再多时间,留存在你脑袋里的内容也极其有限。
我们知道,要想要知识记得牢,一定要和自己的原有的知识体系产生连接,而记笔记就是最好的方式。
那该怎样去操作呢?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里提到了一个“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就是准备一本笔记本,摘抄和评论同时进行。具体格式如下:
1. 写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名
2. 任何书中你想摘抄的内容
3. 根据摘抄内容写下任何你的感想或者评论
这里补充一点写评论感想时的注意事项:不要把写评论想的高深莫测,这里说的任何内容,就包括“我觉得这段非常精彩”诸如此类的内容,因为这样更容易坚持下去。
如果你觉得用笔记本很麻烦,你也可以选择直接用电脑将内容记录下来,豆瓣有一个读书笔记的功能就很好。
点击“写笔记”,打开以后是这样的:
不管你写的什么,记录的过程都是一个再记忆和再思考的过程,就相当于对内容的二次处理,自然会印象深刻。
三:输出
输出分两种,一种就像我现在在做的事情在悟空问答回答问题,或者写书评、拆书稿、说书稿等等;另一种是讲给别人听。
先说第一种,尽管我已经应用了前面所说的方法进行阅读了,效率相比以前已经大大提高了,但真正到我想要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发现我还是需要将当时看书的笔记和书籍拿出来翻一翻,但是一翻就完全回忆起来了。
我们都知道艾宾浩斯曲线,遗忘是有规律的,先快后慢,可是当我将这些进行反复的整理之后,开始的时候可能还需要借助书籍,但很快就能恢复记忆了。
不停的输出,实际上也就是不停的提取记忆,加深印象,自然会更容易记住了。
第二种是讲给别人听。
《实用性阅读指南》就提到了这个观点:“自己若要理解,就先教会别人。”
我是一名青年教师,这个我体会特别深。自己理解不叫理解,能够给说出来让别人理解,才是真的明白了。但这个从自己理解,到别人理解这条路并不好走,其实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但真正从嘴里说出来的东西,会很难忘记。
综上所述,经过了阅读、笔记、以及输出这三个步骤,我们基本上就能将书中的内容记住了,而且是可以随时拿出来用的那种记忆。
成年人读书,更多的是希望从书中获取信息,指导工作,花时间读下去的书却什么都记不住,这分明就是一种浪费时间。
我提到的这三本《沟通圣经》《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实用性阅读指南》都是很好的有关提高阅读效率的书籍,帮助你更好的记住书中的内容,如果感兴趣,可以翻开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