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绝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过的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什么惊涛骇浪,不像电影大片上面演绎得那样跌宕起伏。但是即使是普通人的平淡生活里,还是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要经历,面对这些不如意的经历(诸如失恋,与人起争执 ,升学或者工作上的不如意等等),每个人选择的对待方式也不一样。可以说大部分人对于这无奈的生活都是选择了接受和改变,说的也是不接受又能怎么办呢,再怎么挣扎好像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这话是不是有一点耳熟,可能你身边的人就说过这样的话。当然有很多人出书立传来批判这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例如鲁迅先生的杂文,那可说对于我们曾经的先辈们(民国时期的大部分民众)的那种国民性有着比较深刻辛辣的审视。
当然现在的生活可以说已经好了很多,但是还是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可以说如何用文字将这种无奈反映出来,是直接的‘愤青’式?还是小说的‘暗讽’式?还是心灵鸡汤的‘励志’式......可以说选择非常多,而相关的书籍的数量也就不用说了。我今天要介绍的这本《大裂》可以说是一本小说集,但是小说里面透露出来的对我们生活的那种暗讽,其实也值得我们读者去思考的。
我一般阅读小说集都是首先阅读小说的序言以及小说集中的‘招牌’小说(也就是标题与书名一致的小说),本书中我重点阅读了其中的《大裂》这篇小说。小说的情节可以说还是比较荒诞的。里面的主人公不是一个,而是好几个,当然写作的视角是采用的第一人称的视角。里面的‘我’是一个一心想要考取电影有关学校的学生,只不过从2006年到2010年思念的考试中我的成绩一年不如一年,最后在父母的伤心绝望下我选择了一所专科院校——山化传播学院——可以说在介绍学院的背景的时候,作者就用了两则比较不幸的信息来提醒眼前的读者,在这所学校里面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老师几乎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可以说在看到教学楼都是从化工厂改造过来的,学院改名都能让新老学院的学生发生冲突,这也是作者刻意安排的一个伏笔 。
剧情比较单调,可以说就是老广院的学生很想教训‘我’这一届的新生,所以处处开始挑衅,最后几十个人深夜将新生中的男生打了一遍,在这里面不忘安排一个出头的新生来号召新生团结起来,可惜社会是现实残酷的,几乎没有几个人响应,而响应的那几个人也被老广院的学生堵在宿舍里,最后出头的新生被打了个半死躺在天台上。接下来可以说读者会想到这肯定是来而不往非礼也,新生肯定要报复的吧,是的,但是在这个报复的准备过程中‘我’所在的那个宿舍里面的人却被我所偶然发现的一件事吸引住了,从而开始偏离了复仇的这个主题。这到底是什么呢?
作者在这里安排了一个藏宝图事件,可以说这件事对于好奇心比较重的学生而言还是有吸引力的,所以在‘我’的积极号召下,最初在宿舍的一部分的加入下,我们开始了挖掘寻宝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工具,然后就去偷附近农家的工具,可以说这个行为反映了什么,可能有人会批判,但是在这个故事中你很难为这么一件‘小事’去计较,因为还有更大的事在后面等着 。在后面‘我’寻找金子的过程中,一直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在其他人都认为我们这群人是疯子的情况下,我们居然还继续这个到后面都不抱希望的事情,可以说这和我们现在一些的无奈但又必须过下去的生活是何其相似。
可以说在本文中的我所寻找的那个‘金子’不仅仅是代表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黄金,也是对于我们那种积极阳光生活的概括。在那样的学校环境下,在作者的笔下我能看到的就是学生彼此之间的争斗打架,还有就是颓废,学习什么的在这里基本上已经被抛之脑后,这样的表现是不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抗呢?如果是,那这样的方式可取吗?请在阅读本书的读者不要那么快回答这两个问题,请将这些问题带入自己的生活中仔细的反思一下再回答,这样才能接近自己的答案。
当然这些都是我在阅读本书的一些感受,可以说作者写的这些故事可以说与传统的小说相比,手法片讽刺路线,对于故事里面所表现的那些东西,我相信不同的读者所看到的可能会不同,但是有一点我觉得可以肯定的是,这本书绝对能够让你看完之后产生一些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