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巴斯卡尔说过:“人类像芦苇般脆弱,然而经历数千年来,这样脆弱的人类确能创建文化,而异于其他动物,系所以如此,系因人类懂得相互合作的重要性。”而获得人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建立人际之间的良好关系则离不开说话的艺术。
说话的作用有三个:一是交流信息,即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二是改善情绪,即所谓“一个幸福两个人分享则是两个幸福,一个痛苦两个人分担则是半个痛苦”;三是调节行动,即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说话是一门艺术,但说话的多寡、说话的语气、说话的用词,皆能反映出这个人隐藏的学识、视野、胸怀、气度等。
高瞻远瞩的人胸有成竹;才华横溢的人惟妙惟肖;幽默诙谐的人聪明睿智;温文尔雅的人彬彬有礼;品德高尚的人落落大方;优柔寡断的人吞吞吐吐;学识简陋的人肤浅庸俗;心思缜密的人往往会以沉默作最尖锐的语言。
大多数时候,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也许说话越少,越有助于我们成长,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弟子规中也有说:话说多,不如少。
在古代,政治斗争十分残酷,你说错一句话就可能被政敌抓住大做文章,永无翻身之时。因此,官僚们都是以无事少言,缄默其口作为安身立命的准则。
在现代,与别人沟通交谈时,更应该言简意赅、通畅自然、把话说到点子上。
如何能让我们的说话,条理分明、表意清晰,通过以下的刻意练习,会有很大进步。
1.控制“水话”。好多人说话都有口头禅,比如“完了吧”“那个",会让人有一种思维混乱之感,所以要有意去控制自己的口头语,
2.15秒主题法。无论是汇报、还是主动和他人阐明什么观点,试一试用15秒的时间,就表达完毕,切能意思完整,不会产生歧义。
3.翻译练习。直观通透的像学英语一样的翻译句子。可以训练思维的逻辑性。
所谓言多必失,话确实不可以滔滔不绝。孔夫子才说“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言”,言语要谨慎。在《易经》里面有提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众”。当言语少的时候心就比较平和,人心一平和,对于所处的环境、所发生的事就可以清楚地去观察,就不容易出差错。
参考书目:《你说话的温度,决定你人生的高度》[日] 斋藤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