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美学基础大本营,担任助教1个月了。最深切的感受,有以下3点:
1. 日常语音点评,让我对声音更敏感、对发声理论更了解;
2. 社群管理团队,虽然自带默契,但战略落地仍是必修课;
3. 好声音争霸赛,是舞台、更是明镜。
下面就和大家唠叨唠叨,助教路上的那些事:
1. 输出倒逼输入
面对学员们众多的语音打卡,每天的抽评,是我的日常工作。
从针对性字词练习,到绕口令练习,再到美文的诵读练习。一般情况下,我会从“音准”、“调值”、“断句”、“情绪转换”几个方面,进行重点点评。
但是,从“听”大家的语音,到自己的耳朵能清晰地“分辨”出大家的问题所在,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有时候,听到一段语音,我们能凭第一感觉判断出“好与不好”,但要找出具体的问题点,还是需要反复推敲、确定的。
甚至,发现问题以后,我们还需要给出“解决方案”。这就要求我们对课程里面的知识点,非常熟悉。有过学习经历的小伙伴都知道,从“听懂”到“转述”,是要有一个吸收、转化的过程的。因此,在给学员们提供解决方案的同时,我们倒逼自己完成了这个“从吸收到转化”的过程。
所以,在给学员们语音点评的过程中,我对音质、音准、情绪呈现的敏感度又提升了,甚至在给学员们提供解决方案的同时,我对发声理论的理解也提升了。
2. 团队的天然默契与磨合
从开营仪式的筹备、到声音争霸赛初赛的推进,5名团队成员之间的分工、补位基本是全程无缝对接。如果不是实力与团队意识的高度一致,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意外,毕竟所有的配合,都是隔空进行的。
也正是因为团队成员都是兼任管理岗位,所以大家的精力又都是有限的。在面对日常的琐碎:比如社群运营的职责划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推敲、点评的具体沟通方式等细节,磨合又是无处不在的。
好在,团队成员之间,有着天然的理解与包容,所以即便是磨合,依然相互欣赏。
3. 好声音争霸赛的背后
7月22日基础班初赛上,我担任点评官。虽然轻车熟路,但通过回看,依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l 措辞上的口误(将“小伙伴”说成“小朋友”);
l 点评节奏太赶(时间有限,但想表达的内容偏多);
l 直播环境不足(没有手机支架的仰视镜头,显得脸非常大);
l 表情管理的缺陷(各种无意识的习惯性小表情,在镜头的捕捉下,显得非常难看)。
7月24日进阶班晋级赛上,我是参赛选手。因为太注重出镜效果,导致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l 对材料的不熟练,导致没能脱稿参赛;
l 对小脸效果的追求,导致镜头摆位太高;
l 录制背景的草率,导致略显随意;
l 对作品意境的呈现,不够深刻、到位。
所以,与其说这是一场比赛,不如说:
这是一次珍贵的、让我看到自己不足的机会。
1个月助教体验,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说它“不长”,因为时间过的真的很快,“飕”地一下子,1个月过去了;
说它“不短”,因为只有我们真的“做了、经历了”,我们才会体会其中的苦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