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今天到此为止,我要下班了!我的字典里没有996!
——致敬到点下班
2019年上半年职场最火的话题就是“996”,即早上9点到岗,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
马云先发声,称“996”是福报,点燃火药后又圆滑发表观点:“任何公司不应该,也不能强制员工‘996’。但是年轻人自己要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刘强东也在朋友圈表示,“混日子的人不是我兄弟”。
当当李国庆则挑起了反对“996”的大旗,他认为,“管理者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效率比员工加班更有价值。”
而在996走红网络、一跃成为流量收割机,并在程序猿“面红耳燥、声泪俱下控诉996的罪恶”的时候,同样长期高负荷工作量的地产人、保险人、中介经纪人的内心则毫无波澜,甚至还有点想笑。
地产人也同时发朋友圈:
你见过凌晨三点的城市吗?无论几点的城市,地产人都见过!
“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真实的地产人90%以上都加班,80%的要加班5个小时以上,周末假日才是地产人“真正的”工作日,而半夜集会成了地产人欢愉的“夜总会”,
工作是地产人“无缝欣赏城市24小时美景”的“镇定剂。
01
带血的“996”
通常是早上7点半起来收拾一切,然后匆匆去挤地铁,9点赶到公司打卡;
苦逼一天,熬到晚上11点下班,没了地铁只有坐公交,到家就半夜12点多了。
即使已经到家,洗漱完躺在床上,还是要习惯性的时刻关注微信,是不是有客户找我咨询问题,有没有兴趣从我这买旅游产品。
曾经最累的一个月,我只休息了一天,出差17天。那个月,我的工资加奖金,一共拿到两万。
对于一个女生来说,我在上司眼里,算得上业务能力突出,踏实肯干的「好员工」;对于老家的亲戚来说,一个月能挣两万多,我是他们眼里的「能耐人」;但只有我自己知道,在我眼前的不夜城里,我一个月的工资买不了一平米属于我的家,我只是千千万万讨生活的外来工中的一员。
直到有一天,我很早到了公司,看见我的顶头上司周经理的办公室灯在亮着,于是冲了一杯咖啡准备送去,一推门被眼前的一幕吓傻了:但见周经理歪倒在地上,一只手撑着地,另一只手捂着肚子,头上豆大的汗珠渗出来,腿上还有血……
周经理是我们公司的「女强人」,结婚多年因为忙着升职一直没要孩子。今年刚怀了孕,但因项目紧,没想这样拼着孩子没了。
于是我自己开始反思与选择,最终还是辞了职。尽管BOSS要给我涨工资,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跳到了这家正常上班的公司。
我逃离“996”圈子不等于不愿吃苦,不愿奋斗;
我所要做的,是选择一条有品位的人生路。
02
苦深似海的“007”
一入地产深似海,从此每个地产人都像极了王小波《黄金时代》里那只默默受锤的老黄牛,嘴上说着不加班,身体总是很诚实,但地产人的整个青春都在和工作死磕。
996在地产人眼里真不算什么,地产人何止996!毕竟“这世上所有的牛逼,闻起来都是加班的味道”
朋友李民是某地产公司的高管,他常说:最近这两年,陪闺女的时间加起来,满打满算兴许还不到一个月。
刚生娃的那一段,虽然每天回家,但几乎都是凌晨两点左右踩着月光回去,妻子闺女也都早早睡了,早上天刚蒙蒙亮又得踏着星光去公司。
到了2019年3月,因为本地的楼盘已经卖完了,他被外派到了另外一个城市管理开发新的项目,这时他太太极力反对。
他太太说,无休止的加班也就算了,只要能归家还能接受,但外派到另一个城市,那以后就是事实上的两地分居,难道真的是嫁给地产人,就相当于养了一个电子宠物狗。
但李民说自己没得选!这么好的机会,若不去,公司还有大把的人想去。而且,不去的话,车贷房贷养娃养家怎么办?
如今的环境,跳槽,跳来跳去,你从碧桂园跳到万科,从恒大跳到碧桂园,大环境还是一样的,除非你不在这个行业干了。
大多数人都是抱着一入地产深似海,来世还做地产人的信念,打算死磕到底。
但地产业是一个长江前浪推后浪的时代,关键是后浪还比前浪更好用更便宜更有冲劲,一不留神后浪就可能被前浪拍死在沙滩上,所以停不下来!
如果不是为了过得更好挣得更多,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
如果不是没得选,谁又愿意无休止的加班,要么单身单成老姑娘,要么结了婚都跟异地恋一样?
如果不是为了养家,谁愿意离开家庭,谁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呢?
地产人的忙,代表着一种价值体现,一旦进入地产行业,从业者们就不自觉被这样高速运转的节奏给带起来了。
李民常打趣道:“如果我们地产行业是996,我做梦都会笑醒!”
03
我不管,到点下班
壹伴
阿巧是一公司的财务,她的作风就是坚持每天6点下班。
只要完成当天的工作,她不管周围同事加班到几点,或是来了天王老子,晚上6点的打卡机上,总会准时出现她的身影。
下班后,她把996们想做又不能做的,统统都做了N遍:
准点打卡,是为了赶上公司门口品牌店火热的活动:6点20分前供应半价的奶茶和鸡翅。
坐在悠扬的沙克斯里,吧嗒一口冰冻的网红奶茶,再咬一口香喷喷的鸡翅,简直就是每天奋斗的意义:
用掉带薪年假,定期做一个为期2天的全身检查,再顺便做个SPA,爽到不行:
和自己心爱的人吃上可口的晚饭,分享一天中遇到的趣事。
但是,阿巧的方式与态度,也惹来同事和领导的质疑:
“大家基本都是工作到晚上7点、8点,你却在6点的同时离开公司。”“你只管领薪水就万事大吉了吗?”
但阿巧霸气回怼:
“我的努力到此为止,我要准点下班。”
心想:我出道时,也是熬夜拼命的一把好手。
刚毕业之际,阿巧就被一家上市公司招募了,当时家人和身边的人都觉得她太厉害了。
但是,进入后才发现并没有如此轻松。
“前辈们都很忙,没有人教我我做任何事情,只会对我大声呵责。”
那时每个月加班100个小时以上,也不休息,每天期盼能生场病或者受个伤,这样就可以不拼命工作了。
结果,真的如阿巧所愿。入职半年后,她因疲劳过度从公司楼梯摔了下去,头部着地,昏迷不醒,甚至进入了病危状态。
伤好以后,阿巧突然醒悟了。
不管别人怎么看她,她毅然辞了那份光鲜优越的工作,换一份正常下班的工作与心情,指望着去寻找工作以外的乐趣与享受。
健康最重要
“吃得比猪少,干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中国职场人如此调侃自己。
中国人加班有多疯狂?在滴滴发布的《2016年度加班最“狠”公司排行榜》中,京东以23:16的平均下班时间,成为中国最“狠”公司冠军。
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是一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延长法定工作时间的工作制度。
4月11日,人民日报针对“996工作制”发表评论员文章《强制加班不应成为企业文化》,文章指出:
企业文化首先要讲法治,恪守法律精神、严守法律红线,在法律的框架内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4月12日,澎湃新闻网评论文章《996是福气?没人有权定义他人的成功和幸福》,文章指出:
996给普通劳动者带来的可能是受损害的健康、虚无缥缈的加班工资,而不是马云们光鲜亮丽的传奇人生。同样一个996,对于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和一个必须养家糊口的基层员工来说,有着迥然不同的意味。
4月15日,新京报发表评论文章《勤奋劳动,不等于“自愿被996”》,文章指出:
在当前阶段,劳动者勤奋劳动是必须的,甚至是必要的,但这也不能以此推导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一定要以牺牲劳动者的权益为代价。创业者或者企业家可以这样要求自己,但如果以此要求全体员工都要如此,则显然并不妥当。
过度加班熬夜的危害表现在:
导致皮肤暗沉发黄,浮肿,加速眼袋形成,缺水干燥,长皱纹衰老,变成“熬夜脸”;整个人疲倦、记忆力下降;脑子不清楚,反应慢,动作不协调;
关键是熬夜还和各类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多人常常用浓茶或者咖啡来提神,自认为睡得少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过度长期熬夜会导致肥胖、癌症、猝死、中风等等。
可喜的是市场上也有很多人性化的公司不断呈现:
3月15日,武汉一家公司要求员工必须要午休,否则要给环卫工买水。有员工说,已经被罚了2瓶水了。
这个“别人家的公司”规定一爆出,就让网上一片欢乐。有网友说,买2瓶水的那个,罚的好,谁让你不遵守公司规定了?好多网友还补充应该出台的其它规定,比如,员工必须按时带薪休假,否则严惩;必须不准加班,否则开除等。
有人觉得,准点下班就是工作态度不好,不愿意付出薪水之外的努力。
但其实,恰恰相反,在竞争激烈的行业,能“准点下班”反而属于那些工作效率超高、工作能力超强、并能爱惜自己健康的人群!
我们要为正确的“到点下班”点赞!
我们更为正确的“到点下班”怼007/996的勇气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