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等我像奶奶那样大了,你就死了吗?”你的孩子小时候这样问过你吗?
你是怎样回答的?
记得我小的时候,看到邻居家有人去世,就问奶奶:“你会死吗?”奶奶说:“人老了就会死。”当时,我非常伤心,常常为“死”偷偷流泪……
记得我孩子小的时候,看到电视里有人死去,哭声震耳欲聋,他也开始大哭:“妈妈,我不让你死......”
当孩子一旦对死亡有了好奇,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就会产生错误认知和负面情绪,甚至会影响性格的发展。
适逢清明节,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也是父母应该学会的一门课。
我们每个人都缺失了一堂“死亡”教育课。每个人,小时候都会对“死亡”好奇,当孩子问死亡的爷爷去哪里了?家长通常会说:死了就是上天了。或者总说一句:小孩子就别问了。
我们常寄希望于孩子长大就明白了,可事实上,很多人直到生命的尽头,都无法坦然地面对生死。
对“死亡”的逃避意识,使我们在童年时期承担了太多不必要的恐惧,又使我们在成年之后,缺失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人生是一场轮回,只要被铭记,就有生命的延续。在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提到了一个极具智慧的人生指引——「以终为始」。
在我们做事之前,首先思考自己的目标,这样我们看待过程的眼光就会不同。面对生命也是如此。当我们知道生命必然流逝,那么想要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什么,就是我们思考的终极命题。当我们理解了死亡,在重新看待生命里每一天时,会更加珍惜,对待的方式也会不同。
“死亡教育”是孩子的一堂“必修课”。尽管我们常回避“死亡”,但孩子年幼时,似乎对“死亡”有天生的敏感。由于孩子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父母的依赖,让他们对死亡的恐惧,远远超过成年人。所以在孩子开始追问“死亡”时,我们的回答,对于构建孩子的生命安全感至关重要。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 接纳,父母做孩子恐惧的容器。当孩子在 3 岁以下时,没有必要过度强调死亡的概念,当孩子问及,可以安慰他:爸爸妈妈会永远陪在你身边。当 3 岁之后,孩子渐渐对死亡有了概念,当他释放出恐惧时,我们要承认这种恐惧,这是死亡教育的前提。我们可以跟孩子共同回忆小时候对死亡的思考,以及如何接纳死亡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表现越平静,孩子越感觉到安全。相反,如果我们避讳、阻止孩子谈论死亡,或者有巨大的情绪波动,则会更加放大孩子的恐惧。
2. 顺应,在恐惧中教孩子学会“珍惜当下”。《超级演说家》总冠军刘媛媛曾经分享过“死亡意识”对自己人生的影响。小时候的刘媛媛知道:人总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于是,她开始格外的珍惜自己当下的时间。她说:我觉得,人生的每一秒要么拿来享乐开心,要么拿来为未来的开心做准备奋斗。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去思考: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该如何去度过我们有限的生命。
3. 转化,让恐惧成为生的力量。死亡意识带给刘媛媛的还不止这些。每一次在她面对任务拖延着不想开始时,死亡意识就成为了她的一个重要动力来源。我不能够这样浪费生命。于是,这种意识,便一直督促着她开始行动,督促她前进,也督促她在追梦路上坚持下去。
越是年幼的孩子,我们越能够在他的内心埋下一颗意识的种子。将对死的恐惧,转化为如何让生更有意义。使孩子在成长的旅途中,不断的去找寻自己的梦想,发现自己的价值所在,收获人生的幸福。
对孩子来说,死亡教育其实是一场最好的生命意义教育。有了死亡这个前提,我们才能更好地思考如何不负此生。
不回避、不欺骗,和孩子一起重新追问生命,是我们作为父母,也需要补上的一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