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清晨5:50分,闹钟准时将我叫醒,于是,翻身打开wiff,打开学习强国,伴着优美的古诗词的诵读,我开始起床洗漱,吃过昨晚已在电饭锅里预约做好的早餐,我推出电动车,向一公里外的学校挺进。
正是数九隆冬天气,大街上清冷清冷的,橘黄的路灯让人心生温暖,城市被装扮得美轮美奂,但很快氤氲在早晨的雾气里,没有车来车往,行人也少,我顾不上端详这城市的晨曦,风驰电掣赶到了学校。
6.30左右,学校各个楼层已是灯火通明,还有师生陆陆续续赶来,教室外能看到影影绰绰的身影,但也是步履匆匆,天空的静谧黑暗和学校的灯火辉煌、充满生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师们和学生一样,经过一个午夜的休息,满血复活,又开始了新一天的鏖战。
我拿起书本走向教室,看着教室坐得整整齐齐的孩子们,我不禁感叹,世界上有两种命令被贯彻执行的最彻底,一种是军队,一种就是学校,前者靠如山的纪律保障,后者靠的是思想的约束,意志的凝聚。
简单的问好之后,我开始了例行检查:“嗯,李程辉、邢柯金、赵成康昨晚作业字体工整,没有漏题”,“马一涵、吴一帆默写题全对”,“噢,今天有38个同学基础题得了满分,占班级比率三分之二”……我一边总结,一边肯定,一边鼓励,台下那69双眼睛紧紧地盯着我,有企盼、有担忧、有紧张……,我知道,我必须认真每一个措辞,因为那是一颗颗满怀希冀的心灵,是一朵朵渴望我的雨露浇灌的花朵。
接下来,我开始布置这一节的任务,也许是受了刚才的激励,我布置背诵课文的话音未落,教室里就响起了一波一波响亮的读书声,我背着手,慢慢在教室踱步,像一个将军,在我这一亩三分地上巡视,有的同学目不转睛,凝神诵读,有的伏在桌上,嘴一张一翕,若有所思,有的在我走过时,用眼神和我交流……
20分钟左右,尚浩哲犹豫了一下,站了起来,走向了讲台。这是个聪明、踏实又勤学上进的学生,不管什么任务,他每次都是完成的又快又好,果然,他走上讲台,不到一分钟,就滚瓜烂熟地把诸葛亮的《诫子书》背诵了下来。也许人类天生的竞胜心理,又有三个同学争先恐后走上了讲台……轮到张雨琼了,我知道这是个最喜欢表现的姑娘,但也最喜欢做面子活,她背诵得还算流畅,但我说让她把这篇文章再背写一下的时候,小姑娘盯着我,有点“不怀好意”地挑衅道“老师,这篇文章你能讲过吗?能背下来吗?”,我看了她一眼,瞬间明白了这姑娘的意图,感情是她每次看我只让学生背,是不是怀疑老师根本就不会背,我淡淡地回应她道“你先下去吧”!我快速地把课文扫描了一遍,然后叫停了大家,我说:“同学们,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今天大家背得很辛苦,让老师先给大家示范背一遍吧,虽然这是今年出现的新文章。”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也是不到一分钟,我熟练地背下了此文,然后,我说“这样吧,咱们今天也来个温故而知新,我把诗词按春夏秋冬思乡、抒怀、送别、爱国的分类,每一类同学们先背,卡壳的我来救场,并且每一类我补两首,如何?”教师里顿时群情激奋,大家纷纷挺直了身子,期待着接下来的精彩表演。
不知不觉一节课过去了,同学们兴奋得不得了,掌声响了一次又一次。课下,还是那个女同学悄悄问我,“老师,你咋知道那么多?”,“功夫不负有心人呗
”,我答道,可我心里想,这帮小屁孩,想考验老师,是不是还嫩了点?姜还是老的辣,哈哈哈!
紧张而又精彩的一节课结束了,但我知道,引领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出于蓝胜于蓝”,我知道这帮少年心中又多了一个赶超的目标。